從小到大,歷史教科書都指出,中華民國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,歷經10次失敗最後才成功。但歷史課本並沒有強調的是,事實上在關鍵的武昌起義時,孫中山人在國外,沒有實際參與,他甚至是看報紙才知道革命成功的消息。來看TVBS資深記者蔡祐吉、張志旻「重回武昌起義現場」系列報導。
1911年10月10日,湖北的革命黨人將過一整夜的激戰,順利攻下武昌城,不過當時一路鼓吹革命的幾位重要人物,卻都恰巧缺席了,其中同盟會的領袖孫中山,人根本不在國內。
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:「他是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,他當時是在丹佛,美國的一個小城市,他是從報紙上看到這消息,從報紙上看到武昌發生了革命暴亂,而且瑞澂湖廣總督逃亡,他看了以後非常高興,所以他趕緊從丹佛到芝加哥。」
為了爭取外國的支持,孫中山在得知武昌革命成功後,雖然立刻啟程,但目的地卻不是中國。馮天瑜:「即使是到這個時候,他也沒有準備立即回國,而是到歐洲、到英國和法國去幹什麼呢?去徵集資金的援助,哪知道他在英國法國,原來在美國,都沒得到資金的幫助,他是一直到12月底,1911年的12月才到上海,下船他說的第一句話,兄弟這次沒帶錢回來,帶的是革命精神。」
其實辛亥革命成敗的關鍵,不在武漢決戰,而在各省的迅速光復,但是在整個辛亥革命的歷史定位上,同盟會的領導者孫中山,仍被視為革命成功的靈魂人物。儘管孫中山本人,沒有實際領導武昌起義,但現在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的歷史學者,在評價這場革命時,仍然異口同聲強調孫中山角色的關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