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化劑風暴影響台灣,現在不只食物有,用容器也得小心,衛生署最新檢驗發現,塑膠容器從回收辨識碼3號PVC聚氯乙烯、5號PP聚丙烯,甚至是6號PS聚苯乙烯都會在室溫下,溶出微量塑化劑,這可讓用保鮮盒放食物,用隨行杯喝飲料的民眾嚇到了,但醫師要大家別恐慌,這些都還在國家標準1.5PPM裡,只要避免裝高油及酸性食物,就能降低塑化劑溶出。
店員:「環保杯我們幫你折扣10元。」
折價當誘因,用隨行杯成了風潮,但塑膠材質恐怕得注意。店員:「不要用滾燙的開水。」
衛生署發現,就算在室溫下,塑膠容器回收辨視碼1到6號材質,都會釋出微量塑化劑,檢視知名品牌隨行杯,大多是7號,也就是PC聚碳酸酯,耐溫120-130度,衛署這次沒驗出塑化劑。
沒有回收碼的,則是丙烯氰苯乙烯,也屬於7號耐熱樹脂,但隨行杯,如果是6號PS聚苯乙烯,就算能耐溫70-90度,衛署卻驗出微量DEHP0.093PPM,只是會溶出塑化劑的還有它,實際看看架上商品,龍頭保鮮盒品牌,號稱能微波,用的是5號PP聚丙烯,能耐熱100-140度,但衛署也驗出了微量DEHP0.82PPM,再看看其他品牌保鮮盒,翻開來都同樣是5號,那到底該怎麼用呀。
北榮毒物科主任楊振昌:「最容易溶出塑化劑的,就是3號就是PVC的容器。」
儘管不只熱會溶出塑化劑,但醫師要大家別恐慌,因為室溫溶出量,都還在國家標準1.5PPM裡,使用上只要少用高油、酸性食物,以及刮痕產生,就能夠降低塑化劑溶出劑量,避免把有毒物質吃下肚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