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米粉改包裝不夠 專家:「化製澱粉」是隱憂

記者 戴元利 / 攝影 蕭明正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4/11/04 20:47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7/05 04:37

去年市售米粉遭踢爆米的含量非常少,因此業者今年7月已經全面更改包裝,以利消費者做選擇。不過專家認為政府做得還不夠,因為有些米粉的原料是玉米澱粉,而這些玉米澱粉為了增加黏稠度,會用化學或非化學的方式進行加工,其中又以化學修飾澱粉為最多。但在標示上,有些單純只寫玉米澱粉,不只沒寫使用量,也沒註明用了哪些化學物質,恐怕將是一大隱憂。

不少民眾愛吃熱呼呼的米粉湯,但去年被踢爆許多米粉根本沒有米,因此今年7月1日新規上路後,外包裝都已重新標示,現在的米粉外包裝有炊粉、純米粉、調和米粉,民眾看得「霧煞煞」,不知如何選擇。

簡單來說,只要含米量少於5成,就必須標明為炊粉、水粉,含米量高於5成,則稱為調和米粉,只有含米量百分之百,才能叫純米粉或米粉。從外觀比一比,炊粉的顏色最亮白,純米粉沒光澤,調和米粉則介於中間;口感上,純米粉較無Q度,炊粉吃起來最Q彈,成本也最低。

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:「不容易消化,那對人來講,它是一個全熱量的東西,只剩下澱粉,所以對於體重控制或者要控制血糖,其實是比較不容易的。」

台大農化系教授賴喜美:「玉米澱粉算是世界上產量最大,最容易取得、價錢最便宜的一個澱粉,沒有說因為你是用玉米澱粉,或是用其它的澱粉來取代米穀粉,而有所謂安全上的疑慮,只要你的澱粉是安全的。」

由於玉米澱粉產量大,普及度最高,價格又比較便宜,因此經常取代米穀粉,製成粄條、河粉、碗粿或蘿蔔糕等各種米製品,但要吃得健康,前提是玉米澱粉的來源得要有保障。

營養師指出,由於市售的玉米澱粉,樹薯澱粉或馬鈴薯澱粉,多半是用磷酸、醋酸修飾加工,來增加黏稠度,並延長產品的保存性,但如果澱粉來源不明,處理程序不安全,米粉廠又直接使用,恐怕吃米粉時,不但吃不到該有的營養,反而攝取過多熱量,或導致慢性病患、血糖過高,加上有的米粉會添加磷酸鹽類,增加Q度,長期食用,難保不會血液酸化或骨質疏鬆。

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:「(非純米粉)它會加一些黏著劑,比較更多的是會加很多的磷酸,那這個磷酸其實對我們的心血管疾病,或者對我們的腎臟,其實是有不良影響的。」

台大農化系教授賴喜美:「我們在做修飾澱粉的過程裡頭,尤其是化學修飾的過程,我反應完以後,我們一定要洗很多次,把這些原來的試劑或什麼盡量去除掉,(包裝要標示)譬如說食品化製澱粉,那現在應該還會要求你要把它寫出來,你是所謂的醋酸酯化的,還是磷酸化的修飾澱粉。」

專家指出,市售米粉百百種,純米粉不一定沒添加物,非純米粉的也不一定都有害健康,唯有業者誠實標示,政府做好把關,才能讓民眾購買時更加安心。

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

👉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

👉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,你還不知道嗎?

👉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


◤EF海外遊留學專家◢

👉最後倒數! 暑假海外遊學團/營隊報名即將截止

👉半年/一年也可以「微留學」,高達6萬元折扣!

👉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,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


#包裝#米粉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32

0.0456

0.13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