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韓船難死亡人數不斷增加,事後檢討聲浪也開始出現。不少南韓的學者專家、媒體跟人民,已經從一開始的憤怒,轉化為檢討國家發展方針,他們發現南韓給人的印象,向來是以追求經濟發展優先,把公共安全工作放第二,導致從過去多起災難中,一直沒有學到教訓,因而被人民封為「災難國」,彭博社社論就直言,把「快」當成是一種文化,以快速成長的GDP,當成是衡量國家的成功的關鍵,恐怕難以擺脫「災難國」的詛咒。
記者:「是誰要求你們這樣拍照的,為什麼會評估要這麼做。」
海洋水產部長:「我不知道,並不是我。」
憤怒、傷心,一場南韓渡輪船難,帶走上百條人命,學者專家和人民,現在也開始檢討國家發展方針,是不是出了問題。網路新聞:「雖然南韓是許多製造業巨頭,像是三星、三洋工業和LG的家鄉,但南韓財政部門卻遠遠落後,儘管政府努力要把首爾,打造成東北亞經濟首都,和香港及新加坡相對應。」
南韓向來給人經濟快速發展的印象,不過長期以來,災難不斷,也被人民封為「災難國」。網路新聞:「這是一架波音737的國內航線,在木浦市撞山後墜毀。」
翻開南韓的「災難史」要從1993年開始,一架韓亞航客機,因為天候惡劣,撞山墜毀,造成68人不幸罹難。2年後1995年,當時南韓最大的三豐百貨公司,突然崩塌,5層樓的建築瞬間夷為平地,造成約500人喪生,還有900多人受傷,事後探查原因才發現,是為了商業利益,違反建築安全法,在頂樓加蓋游泳池,導致大樓整個垮掉。
1997年大韓航空飛關島客機,因為機師誤判,不慎撞山爆炸墜毀,導致228人身亡。2003年大邱市地鐵遭人縱火,造成192人喪生。
一場又一場的災難,南韓並沒有從中學習到教訓,經濟成功,忽略安全的觀念,深植南韓人的心中。網路新聞:「我們該學到的教訓是,用快速成長的GDP,當成是衡量國家的成功,從這次船難應該提醒南韓,解決政治和商業文化的盲點。」
從南韓歷來GDP成長率可以發現,發生重大災難的那幾年,除了1998年金融風暴以外,93、95和97年GDP成長率,在2.5%到3.9%之間,「彭博社」社論就直言,南韓人普遍追求「快」的文化,換得了經濟快速成長,走過金融風暴,但這樣的成長模式,令人感到擔憂。南韓船難家屬:「政府只是假裝在做事,都是在作秀。」
專家就說,從這次船難發現,南韓已經成為高科技的經濟大國,但是仍然不改容忍執法寬鬆的習性。網路新聞:「南韓公布今年第一季的GDP,是近3年成長最快的。」
南韓政府把經濟數據的驕傲擺第一,公共安全工作卻視為二流工作,只怕觀念不改,「災難國」之名,南韓恐怕難以擺脫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