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職災黑洞! 勞工「窮忙」求償無門

記者 邱蘭婷 / 攝影 王復華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4/03/03 21:43

台灣勞工上班時間長,薪資又普遍偏低,其中有五大行業被認為是「窮忙族」,第一名是美容美髮,平均每個月上班207.9個小時,但月薪加上年終等平均下來,每個月也只有2萬6,其他像是保全業、服務業以及不動產等相關行業,也都榜上有名,不過專家提醒,員工賣力工作的同時,最好多注意周遭環境是否對健康有所危害,以免等到發現有「職業傷害」的情況後,求償無門。

事故現場,損毀的不只是建築外觀,可能更毀掉一位勞工的未來生活。台大職業病主治醫師郭育良:「職業傷發生之後的12個月,大概有5%的人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或發生憂鬱症,叫做重鬱症,那這些人其實要回去職場,非常地困難。」

勞工因為工作,導致受傷意外等事件層出不窮,但事後能得到補助的,卻是少之又少,根據統計,近10年兩大職業病,癌症只有2011年有13件個案得到給付,至於腦血管疾病,也就是過勞死,則從6件往上提升,數據會說話,勞工因為職災能得到合理賠償的,是少數,多數都得和資方花上好幾年打官司。

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:「從認定(職災)到訴訟的過程,我認為都是拖垮一個職災勞工,甚至是他的全家、他的所有支持系統的一個嚴重問題。」

一般高科技職業,可能因為長期接觸有機溶劑,被認定為是職災高危險群,但現在又多了一個新危險族群,醫護人員。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:「其實目前也是因為人力不足的關係,造成他們不管是過勞,或者是職場上面的精神疾病的這種狀況,也是相當常見的。」

救人性命的醫護人員,反倒成為最有可能得到職業病的患者,但資方通常會以拒絕承認、拒絕鑑定,或者是逼退走人的態度,要勞工知難而退,因為一旦認定職業病,公司不但得給公傷假,還得負擔勞工請假期間的7成薪資,許多資方不願意支付這筆薪水,這對勞工而言是二度傷害。

台大職業病主治醫師郭育良:「你看到職場,你就會害怕,所以你根本回不去,(資方)合理地評估他(勞工)應該休息多久,怎麼樣趕快取得重建,或是復健,那趕快回去復工,其實是對這個勞工是最大的協助。」

職災就像一個黑洞,勞工得花金錢、花心思,爭取自身權益,但台灣有五大行業,被認為是工時長、薪水又少,第一苦是美容美髮,每月平均工作207.9個小時,薪水近2萬6;第二名是保全;第三名則是服務業,這些勞工成為「窮忙族」,真的過得很辛苦。

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:「他們收入少,他們可能很多人要去兼好幾份工作,那如果是個別勞工,想要去擺脫這種制度的受害,相當困難。」

要如何讓「職災」看的見,專家建議,勞工必須注意,曾接觸過的「高危險」物質,以及意識罹患疾病,是否和工作環境有關,從小細節留意、蒐證,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。

#職災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86

0.0488

0.13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