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每天有大約「4百萬人」在外面吃早餐,有大陸年輕人,用創意、擴商機,把普通的早餐煎餅,打造成時尚餐飲,甚至還用賓士車和Mini Cooper外送製造話題,曾俊豪、李皇龍告訴大家。
老闆:「辣椒要嗎?」顧客:「(點頭)不要辣、不要蔥、不要醬菜。」
這是煎餅。
顧客:「來一個加肉的。」老闆:「要辣椒嗎?」顧客:「不要。」
這是雞蛋灌餅,薄到不行的塑膠袋,裝著熱騰騰的食物,老闆剛收完錢的手,又用摸了包子,就連喝豆漿,杯子、吸管品質都讓人捏把冷汗,這是北京上班族平常吃的早餐,現在有了新選擇,寒冷的冬天,不想出門,沒關係,店家開Mini Cooper、BMW、保時捷幫你外送,吃的也是煎餅。
北京民眾:「一個加那個,雙牛肉。」煎餅店員工:「來,牛肉。」
工作檯前,5名師傅動作一致,做餅皮、打蛋、抹醬、加油條,做的是來自於街頭的天津小吃,煎餅果子。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當時是抱一個,比較試試看的心態、有點玩票的心態(創業),後來發現這個市場非常巨大,原來中餐、中式快餐,煎餅、豆漿、油條、豆腐腦,這些基本款,土的掉渣的產品,我們說,它也有春天。」
◎時尚包裝! 「土」煎餅變新美食
很「俗」的煎餅也有春天,首先得讓顧客有不同感受,做餐點的師傅戴手套、口罩、髮套,包煎餅 用紙袋,喝豆漿用紙杯,還有地方坐,讓你好好的「喝豆腐腦,思考人生」,都是為了爭取年輕消費者的認同感。
大陸民眾:「我們從山東來的。」記者:「專程來吃?」大陸民眾:「對,平時就愛吃煎餅果子,但一般沒有這樣的店,都是那種小攤上的。」
大陸民眾:「我覺得比較時尚、比較符合年輕人的那種消費觀吧。」
TVBS記者曾俊豪:「要把普通小吃,打造成時尚品牌,靠的就是包裝,而除了產品本身之外,連外送的交通工具,都很講究。」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把豆漿裝到那幾個車裡面。」
煎餅店員工:「捲餅、捲餅、捲餅,這是捲餅,捲餅還差兩箱。」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看哪個車好,往裡面扔。」
◎小米訂1800份大單 豪車隊押運
採訪這天,剛好是黃太吉煎餅接到開店以來的最大訂單,下單的是小米手機,買了1800份的煎餅、豆漿,當做公司尾牙的餐點,外送的車隊,讓人大開眼界。
保時捷、賓士、BMW,算一算11輛車,哪怕空間狹窄,一次只能運送1、2箱,但浩浩蕩蕩的車隊,總價值超過台幣3500萬,拿來護送18萬的餐點,很「土豪」、也很吸睛。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專業的Mini車的外賣車隊,這些都是我們為了讓當下年輕人,覺得這個品牌很酷,這個煎餅店用Mini送外賣,我肯定要拍下來,肯定要讓更多人看。」
◎IT男賣早點 年收2500萬!靠網路
把老牌的煎餅重新包裝,今年33歲的赫暢,之前都在網路公司上班,是個不折不扣的IT男,跨足餐飲業,看似不相干,卻離不了「網路」兩個字。
大陸電子商務觀察家張俊良:「第一批人群特別重要,這個商圈白領比較多,他們用這種,都是一些年輕人、年輕的白領,對互聯網手段非常理解,也非常理解他的一些思維方式,這種人群容易把口碑快速傳播,包括他在微博上,不停跟網友互動,跟網友去互動,網友就會有一種參與感,有參與感,就會把訊息傳遞出去。」
用年輕人的思維創業,赫暢第一年營業額,號稱達到2500萬台幣,雖然一份煎餅加豆漿,要台幣100元,比北京的路邊攤貴了60元,但他說,賣的不是煎餅,而是「體驗感」。
◎效法星巴克!煎餅賣「氣氛」 價翻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我們總說星巴克賣咖啡,星巴克也不單純賣咖啡,他更多的是文化,難道賣煎餅的地方、賣豆漿的店,就不能像星巴克一樣,讓你覺得在這裡,很舒服的待一個下午,難道中國的東西,就不能很舒服地感覺去吃嗎,我覺得不是這樣。」
◎每天1.6億! 北京「早餐商機驚人」
不管賣的是什麼,黃太吉煎餅,一年多的時間就開了5家店,根據大陸新華社報導,北京的早餐外食族,大約有4百萬人,如果一頓早餐,平均花費台幣40元,換算下來,一天的商機高達1.6億。
TVBS記者曾俊豪:「北京上班族要吃早餐,選項一就是設立在地鐵口,經過政府核准的早餐車,一份雞蛋灌餅加上熱豆漿,折合台幣35元。」
店員:「你的早餐好了。」TVBS記者曾俊豪:「還有一個選擇,就是像這樣的路邊攤,一份煎餅再加上一杯熱豆漿,不到台幣40元。」
◎不怕貴!陸漲薪 促早餐「大躍進」
搶攻早餐市場,北京政府早就出招,2006年推行「早餐工程」,在地鐵站出口設立合法的早餐車,要跟違法的路邊攤搶生意,不過基於衛生考量,不賣現做食品的這項規定,讓合法的早餐車生存不下去。
北京路邊攤餐車老闆:「以前我這裡就是那個車,三環主道上,街道上不讓放,影響市容,這個車我們就每天拉回家。」
合法的早餐車,被路邊攤的「夾殺」,還因為把人行道弄得油膩膩,影響市容,導致北京政府態度轉變,去年底宣布,控管合法餐車的數量,加上大陸白領薪資成長,現在的他們,連吃個早餐,都願意多花點錢,買「體面」。
台商早餐店:「有一個黑椒麵,黑椒麵是吧。」
◎2倍價賣食安 台味早點也夯
黑胡椒義大利麵、蛋餅、豬肉片,熟悉的餐點不是在台灣,而是在上海。台灣早餐業者張姐:「很多人警告我說,人家這裡賣包子饅頭,都是2、3元,你一個火腿蛋就8、90元,妳賣給誰?也很多人說,肯德基、麥當勞就在妳隔壁,妳怎麼辦?」
老闆娘來上海已經10年,之前在台灣也是賣早餐,不過大陸開店,最大的困難就是成本,一條吐司台灣不到40元,這裡一條80元,雖然成本反映在價格上,台式早餐還是有人買單。
顧客:「比較感覺像回到台灣,上海早餐店看起都髒髒的,沒有辦法引起食慾。」
顧客:「這裡有回家的感覺,感覺是媽媽廚房在烹飪,覺得師傅非常用心,還會跟我們有互動。」
一份總匯三明治,台灣50元,上海可以賣到130元,價格翻了不只2倍,大陸消費者還是接受,就是因為提供了路邊攤沒有的安心感。
◎老土煎餅變身 賺白領剛性需求
黃太吉煎餅創始人赫暢:「我覺得從街頭來,但不一定要回到街頭去,他應該是為當下的消費者,提供更愉悅的環境,誰規定了,煎餅就一定要站在大街上吃,沒有嘛!」
有需求,就有市場,哪怕只是把傳統小吃重新包裝,也能開創商機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