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小鴨頭上現髒痕! 遭戲稱「科學怪鴨」

記者 廖靖尹 劉欣逵 基隆 報導
發佈時間:2014/01/09 11:18

基隆小鴨變身「科學怪鴨」,氣爆後黃澄澄,乾淨模樣重返基隆港,現在卻又髒了,而且黃色小鴨至今展出20天,不再吸睛,遊客嚴重流失,基隆市民也因為髒小鴨,擔心起基隆空氣品質,環保署因此到現場蒐集證據,要找出讓小鴨髒兮兮的元兇。

8日基隆難得出現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紅色嘟嘴,黃色小鴨笑臉依舊,但小鴨孤伶伶的獨自在海上漂,展出至今20天,還沒突破200萬人次。小朋友:「YA!」

老師趁著沒下雨,帶小朋友來看鴨鴨,眼尖的孩子卻發現,小鴨左側留有一條髒痕,好像「科學怪鴨」,雖然小鴨已經洗過好幾次澡,但又變成髒兮兮的條紋鴨,引起基隆市民對空氣品質的擔心。

立委謝國樑:「我們要求環保署一定要立即的,將基隆市全市、包括海港附近的空氣做一個檢測,然後未來提一個改善計畫。」

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:「那我們也分析出來說,因為當時第一天,小鴨第一次下水的時候,曾經拿過海水去噴它,那海水本身可能也不是很乾淨,裡面可能有一些油汙,所以讓它沾染的能力又更強。」

環保單位正在密集蒐集相關證據,連骯髒的海水,都可能是污染小鴨的元兇,黃色小鴨在陽光照射下,身上沾滿塊狀汙垢,像是很久沒有洗澡的流浪漢,讓人看了覺得很可憐,也沒這麼「卡哇伊」了,基隆小鴨還剩下30天的展期,要如何保持黃澄澄的可愛模樣,還是得從根本治療,將原因查個清楚,以免頻繁洗澡,可能又不小心造成小鴨破掉。

#黃色小鴨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32

0.0465

0.12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