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呼巴掌 鐵軌堆石 俱成英國亂象

記者 張家齊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06/01/12 22:32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07:06

英國首相布萊爾這兩天推出了新的社會政策,重點就放在「尊重」兩個字;他洋洋灑灑推出總共16點、40頁的規範,還提到自己的祖父,就是要把英國的中心價值,導向過去「風度翩翩」的英國紳士風度;然而包括「強制惡鄰居搬家接受治療,甚至可以封屋三個月」的強硬手段,也引起英國國內的不同反應。

呼巴掌比賽這一兩年風行英國,孩子們甚至在街頭用手機,拍下賞陌生人巴掌的畫面,在網路上流傳。

好幾起英國學生在鐵軌上推起石塊、甚至三角錐的影像,居然只是為了好玩,震驚全英國。

TVBS記者張家齊:「推石頭、呼巴掌,這些和我們過去對英國人風度翩翩大相逕庭的印象,讓英國首相布萊爾決定,要幫家長們,來管壞孩子。」

沒錯!過去英國的紳士形象,在布萊爾眼中,被類似足球迷的鬧事暴動所污衊,對於不良少年和家有惡鄰,近日來推出轟動的「16點計畫」,也就是「尊重計畫」,想扭轉未來的英國行為準則。

像是酒醉等被歸類為「反社會」的行為,或是惡鄰居得強迫搬家接受治療,甚至封屋三個月,還有「兒童忙碌計畫」,要兒童參與社區服務,買東西打折;甚至要老師全年無休,提供課外教學,一系列的政策,都讓英國大地震,特別是兩年45億台幣的經費。

想學布希自拍討喜,反而得到反效果;布萊爾的政策如反對黨領袖的批評一樣,順利登上媒體頭版,不過,罵的人更多,泰唔士報一篇評論就說,「想找尊重找錯了地方」,還有人連計畫名稱的縮寫RAP跟英文「強暴」剛好一樣,都痛罵。

TVBS找到在台灣從事教育工作的英國人,他講的很白:教育該做,但就怕只是布萊爾想拉抬聲勢。

留英機構代表狄尼克:「對我來說,這就像是政治特效藥,他也許只是想登上頭條新聞和選票的支持,而不是真的想解決社會問題。」

尼克說的很政治,說布萊爾推出難以推行的政策,只是想要向保守派靠攏,就像去年八月,16歲以下少年,晚上九點就不准出門的宵禁。

連街頭塗鴉都被視為是「反社會」的行為之一,想要替家長們管管壞小孩,把壞鄰居趕出社區,聽起來不錯,但花下45億,面對人權爭議時,英國的教養問題,恐怕不是這麼容易解決。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63

0.0451

0.1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