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德國統一後經濟不振 失業率高


發佈時間:2006/02/24 22:48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07:06

統一之後德國的經濟表現不佳,轉型中的原東德,也就是現在稱做德東的區域受創最深,失業率高漲,人口大量外移,但情況似乎己經出現好轉的跡象,部分德東城市在統一後成功轉型,市景一片欣欣向榮,到底這些新興的城市做對了什麼,那些沒落的城市又做錯了什麼,我們來記者范琪斐來自德國的報導。

城市名字叫鋼鐵城,因為旁邊蓋了一個巨型鋼鐵廠,一個五萬多人的都市,依附著這個員工一萬多人的鋼鐵廠而產生,在一九五零年代,這裡號稱是第一個社會主義的都市,市區內大部分的建築物都還保留著社會主義時代的特色,也就是沒有特色, 看來幾乎一模一樣。但鋼鐵廠在統一之後,就像德東許許多多的國營。

德事業一樣,在資本主義講求效率的社會無法競爭,鋼鐵廠的榮景不再,鋼鐵城也著沒落,整個城市的規模,也己縮小到只剩下三萬多人,蕭條的景觀藏不住,星期六下午的鬧區,只看到零零星星的老人帶著小狗出來散步,像鋼鐵城這樣命運的城市,在德東一點也不稀奇,到處是失業人口,像原先在電信公司工作的福克斯在失業多年之後一直找不到工作,只好退休。

很多人找不到工作,只好外移,這裡很多商店公司都己經關門了,德東的改造目前估計己經花了一兆五千五百億美元,是所有原蘇聯東歐國家中最高的,但德東目前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八點六,有些地區甚至達到百分之二十五,是台灣的六倍以上,人民的焦慮可想而知,再加上德東的人民也才剛開始接受民主洗禮,政黨間惡鬥屢屢可見,也造成施政上的遲緩。

當然也有轉型很成功的都市,比如距離不遠的耶那,堪稱德東城市發展中的楷模,失業率約10%,人口也維持在統一前的水準,耶那並已發展成半導体業群聚的現象,耶那市市長洛林耳在接受tvbs專訪時,就對耶那政黨之間的和諧情況非常驕傲。

耶那市市長洛林耳:「在其他的城市裡面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政黨對立,非常的尖銳,導致政策無法推動。」

在耶那的vacom半導体公司,是耶那很典型的中小型企業,老闆柏格那,很有女強人的作風,公司裡的員工也以女性為主體,公司由九五年成立之初只有3人規模,到現在的40人,柏格那認為,最大的關鍵之一就在她花了很多時間貫輸員工什麼是效率,什麼是競爭力。

柏格那:「剛開始很困難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有效率才能有競爭力,但我現在有員工會來跟我說,老板,我今天有三個小時沒事做。」

柏格那的公司現在還在接受政府補助,但她很有信心,她的公司可以在德東低迷的景氣中突圍而出,問柏格那為什麼要放棄在瑞士穩定的工作到德東來打拼,柏格那理所當然的說,我在這裡出生,當我想要為我的資金找機會時,我想投資在我的家人,我的朋友身上,這是我的選擇。

我們現在所在的位子就是東西德對立時代所留下的檢查哨,這裡已經變成柏林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,附近有很多商店以販賣以前紅軍的服飾或用品來招攬顧客,以資本主義的方式來販賣社會主義時代的象徵,德東人學的很快。

#德國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064

0.0472

0.15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