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飛行夢想家】收藏「飛行名錶」 鎖定金塔消費群

記者 吳宗達 / 攝影 張志旻 瑞士 報導
發佈時間:2006/08/03 22:32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60年前,喜愛飛行駕駛飛機的人士,手上都必須佩帶專用手錶,計算飛行高度,以及承受高空惡劣的天氣,隨著飛機技術改良,雖然手錶已經不是必備,飛行名錶卻成為收藏家的最愛,究竟名錶的還有哪些判斷價值?以及收藏家購買名錶時的判斷標準?我們來看看TVBS記者吳宗達,來自瑞士的報導。

1927年,林白獨自駕駛「聖路易斯精神號」,從紐約飛往巴黎,不但創下史上,第一人飛越大西洋的紀錄,更激勵了往後,許多愛好飛行人士 ,翱翔天空的夢想。

在當時,擁有一支,能同時計算風行高度、各地時差,以及承受高空極度惡劣天氣的手錶,就成了飛行家必備工具,這也正是為何許多名錶,跟飛行脫不了關係的原因。

隨著手錶,不斷推陳出新,創新特殊的功能,也成了名錶收藏行家,評價標準之一。

當然,嚴格精密的技術,1支錶多達300個零件,許多零件經過,雕花、電鍍,以及精密組裝,再經過耐操、耐撞,千錘百鍊的測試,才能通過 瑞士官方,精密時計中心(COSC)的認證,替名錶昂貴的價值「掛保證」。

TVBS記者吳宗達:「而品牌的認同,則是導致名錶消費者,趨之若鶩的主因,難怪錶商要砸重金,請名人來代言,就是希望吸引消費者的青睞 。」

一支名錶,少則數萬,上則千萬台幣,襯托的,是穿戴、收藏者獨到的品味。加上廠商鎖定的,幾乎都是消費金字塔頂端客戶,也讓這些名錶 ,都成為消費市場的常勝軍。

#瑞士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776

0.0400

0.11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