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「故宮」入鏡紀錄變遷 文物保護至上

記者 周守真 / 攝影 蕭應強 報導
發佈時間:2006/08/17 22:36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大陸中央電視台日前播出的大型紀錄片「故宮」」, 受到極高的評價,不過拍攝過程卻是遇到重重困難,因為故宮內的一個花瓶,或一個地磚,都是價值連城的古寶,怎麼樣在不破壞這些古物的情況下,又能拍出如此精美的紀錄片,我們帶您看看幕後的拍攝過程。

故宮劇組:「預備,開始。」

長篇紀錄片「故宮」記載故宮數百年文化變遷,由於裡裡外外都是古蹟文物,拍攝過程,只能用「處處小心」形容。

故宮劇組編導楊濤洲:「在故宮裡頭拍攝的主要場景之一,就是它的這些大殿,故宮的大殿地面,都是一種叫金磚的東西,這種磚呢,都是文物,而且好多東西都是從明朝或者是清朝時期延續下來的,我們為了保護這些東西,在每一次拍攝的時候,我們地面都要舖上地毯,攝影團隊制定了嚴格詳細的操作流程,絕不傷害古蹟的一磚一瓦,對於館藏國寶級,珍貴脆弱的書卷、畫作,甚至必須使用沒有熱度的特種燈光設備。

楊濤洲:「 燈光照射對古畫的傷害是最大的,所以我們為了達到保護文物的這種目的,我們專門從日本進口專門拍攝古畫的器材。」

故宮紀錄片裡,首次呈現了紫禁城建造的過程,清代登基大典的全景盛況,以及深藏於太和殿內部的許多難以看到的史料,儘管過程歷經艱辛,耗費上百萬,為了保護文物,為了世世代代後的子孫,一切都是值得。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36

0.0393

0.13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