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面對美中競爭,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成為關鍵。調查局日前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,就美國總統大選,從政治、經濟、外交與軍事等面向切入探討。學者提及,東南亞提倡「不選邊」,使「避險」成為近幾年國際關係學界關注議題,加上台灣積極推廣新南向政策,與東南亞各國積極將不同強權「全面納入」不謀而合。
美國總統競選初期,因川普凌厲攻勢以及賓州槍擊事件,拜登在民主黨內政治菁英與金主壓力下,不得不放棄競選連任,改由副總統賀錦麗接任競選。
政大外交系主任吳崇涵表示,綜觀賀錦麗職涯,多著重在司法檢調體系,不像拜登過去曾經著力在美國外交,外界認為,賀錦麗將依循拜登時期的外交政策,著重多邊外交,旨在加強以美國為中心的「軸輻體系」,並鞏固北約盟邦關係,深化其他在亞太的地區非傳統友邦之雙邊關係。然而,其主要目標仍劍指中國大陸,主因是許多證據指出,北京將具備進攻台灣的能力。
更多新聞:遭激怒氣炸!北市警壓制民眾又嗆「來輸贏」 恐坐牢40天
海軍前上將阿基里諾警告,中國大陸目標仍就在2027年,建立武力攻台能力。此「2027大限」言論,儼然成為華府與台灣,從官方、智庫與學界的共識。
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,面對東亞局勢動盪,不約而同做出相同宣示。北約秘書長史坦伯格今年1月表示,必須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,因為「今天,是烏克蘭;明天,就可能是台灣。」然而,亞洲仍有許多國家倡導不結盟與「避險」的外交政策,希望美中能好好坐下來談。
學者研判,賀錦麗當選後,外交仍會聚焦北約與集體安全,注重多邊外交,倡導以美國民主價值為中心的國際秩序,對俄羅斯,中國大陸與伊朗,採取相對強硬態度。對北約與亞洲盟國,會以所謂的美國中心「軸輻體系」,強化雙邊與多邊安全架構。將依循拜登的基礎,與日本、印度、澳洲維持「四方安全對話」,鞏固「印太安全聯盟」,提供澳洲核動力攻擊潛艦,美英澳就高超音速飛彈、量子計算、人工智慧、網路安全等領域深化合作。未來會積極拉攏台灣、韓國與日本,強化「晶片四方聯盟」,以阻礙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。
更多新聞:最後時刻超車賀錦麗? 美媒民調預測模型:川普勝選機率52%
吳崇涵分析,川普於2016年至2020年任內,其國安幕僚親台外,美國國會跨黨派與跨院對台灣的支持有增無減。美國民眾視中國大陸為關鍵軍事威脅的比率,從2016年47%上升到2020年73%。因此共和、民主兩黨為反映民意,不斷推出對台友好法案,只是川普對台灣問題「消化不良」。若川普再次當選,「美國保護主義學派」應會復辟,專心追求國家利益,不把維持全球經濟繁榮穩定當作自己責任,「高關稅政策」為川普2024年競選時不斷拿出來作為對中貿易的武器。
學者認為,未來美中台三邊在貿易政策方面,必須面臨川普的經濟霸權主義,是否影響台灣在貿易與半導體產業,不可不慎。我政府必須及早作出在外交、兩岸與國防上的因應策略。
吳崇涵表示,近幾個月的態勢顯示,華盛頓與北京在某些議題上,似乎想採用自由主義倡導的溝通協作模式。若美中關係並非永遠劍拔弩張,也說要坐下來好好談,那兩岸關係是否需要稍作調整?並提及拜登也認為,兩岸需要以和平穩定為前提,恢復溝通交流。
「美國大選對兩岸關係及區域安全的影響」學術研討會於10月4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,調查局自2009年迄今,連續15年分別與國內大學中國大陸相關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研討會,本次為政大、調查局兩岸情勢研析處,就美中台三方現狀與未來可能走向,如:美中戰略敵對是否會持續加深或減緩,台美關係是走向「倚美論」或「疑美論」,兩岸關係是否有緩解的契機,還是軍事衝突更加白熱化等議題深度頗析。
調查局長陳白立致詞表示,美國採取「亞洲再平衡」策略所建構的對「中」戰略護欄各項作為,是全球民主對抗獨裁的典範,也創造「台灣有事,世界有事」的戰略氛圍,美總統大選不僅備受全球專注,結果會否影響美國對台政策走向,也成為專家學者關心的議題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