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傳奇公路2.0】修補中橫創傷!「鋼構」明隧道 抗落石

記者 黃荷婷 報導
發佈時間:2012/05/31 19:26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因為921地震和72水災,中橫公路柔腸寸斷,便道工程終於在31日完工,從原本2個開放通行時段,增加到7個,平均每2小時放行一次,不過只限當地居民使用,而且只要山區連續大雨,就會取消通行;過去1年內,中橫公路坍方意外近百次,搶通後能恢復過去風貌嗎?今天的【傳奇公路2.0】系列報導,要來看中橫便道,如何靠生態工法,修補創傷。

來到中橫這一天,山區時晴時雨,從谷關到德基水庫,一路泥濘濕滑、落石坍方。TVBS記者黃荷婷:「原本的中橫公路是在我腳底下10公尺的位置,也就是比現在的河床還要再往下好幾公尺,在72水災後,整個山區土石大面積的崩落,一直到2年前這條路才重新做好。」

谷關工務段段長洪璠儀:「幾乎全部都要靠人工上去,所以我們俗稱他們叫蜘蛛人,在上面上上下下作業,真的非常辛苦。」

靠著一條繩子,攀爬陡峭山壁,這群「蜘蛛人」,在100公尺高的邊坡施工,崩塌1萬6千立方公尺的山坡要怎麼修,順坡掛上立體鐵網,綁紮鋼筋後,灌漿再噴植土,4道程序,修補中橫創傷。

洪璠儀:「噴植土裡面有草種跟樹種,完成以後,草跟樹都會長出來,所以這也符合一個生態工法。」

沿著中橫再往前,紅色明隧道格外顯目,鋼構建材,上層用鋼板包夾廢輪胎,鋪上值生包綠化,緩衝落石衝擊。洪璠儀:「輪胎的作用,最主要就是說有點像彈簧的一個緩衝功能,如果有落石下來的時候,我們希望它經過緩衝的輪胎,然後掉到大甲溪。」

傳統RC式明隧道,上層傾斜角度只有15度,崩落大石塊容易壓在上面,堆積造成負荷,損壞結構,新式鋼構明隧道,彈性的緩衝層,配合精算21度斜頂,讓土石順勢彈下山谷,減緩對明隧道的衝擊,因為落石頻繁,中橫公路上谷關到德基水庫,一共有7處鋼構明隧道。

全新工法,要突破困境,保護人車安全,耐用度雖然高,但鮮紅鋼材,和中橫的山林美景又顯得格格不入,被認為是「景觀殺手」,中橫一年內坍方意外近百次,修復開通後,能否有穩定結構與自然共存,還是個問號。

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

👉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

👉討論度爆表!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

👉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


#中橫公路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38

0.0374

0.13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