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〈獨家〉改條路走!傳產轉型求生 另闢財源

記者 林昱孜 / 攝影 陳儒桓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3/01/08 19:28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科技日新月異,傳統產業為了要跟上腳步,不得不「轉型」,像是開了近20年的手工麵線店,業者擔心客源流失,去年開始推出客製化,不只包裝變精美,也製作結婚伴手禮,另外,原本銷售金飾生產設備的工廠,也轉變成觀光工廠,並推出DIY客製專屬鑰匙圈賺取門票費,業績增加3成。

2人、4隻手,合力拌、搓、繞、拉、甩,將麵線拉到一定的韌性與彈性,放置架上利用強力電風扇,還有窗外陽光,讓手工麵線自然乾燥完成。

麵線Q不Q、夠不夠有彈性,靠得就是師父雙手巧不巧,但現在吃手工麵線的人真的不多,開了17年的老店擔心客源流失,去年決定轉行推出客製化,不只讓手工麵線包裝變得更精美,也開始製作結婚伴手禮,同時也搶攻網路這塊大餅。

手工麵線老闆許仁評:「到現在可能大概已經到3成,已經拉到3成左右。」

同樣轉型的還有這一家金工工廠,原本是銷售知名金飾生產設備的工廠,因為產業外移的關係,不得不轉型。導覽人員:「尖嘴鉗,或者是像這個牙醫都會用的。」

導覽人員帶著民眾一一參觀工廠,了解金工產業的歷史演進,甚至還推出DIY活動,客製專屬鑰匙圈,自己設計圖案、上色,門票1張200元,每逢假日參加人數爆多,至少超過200人。金工工廠執行長吳修銘:「觀光工廠目前收入,占我們營收30%左右。」

隨著科技進步,數位相機紛紛出爐,現在相館也逐漸被「邊緣化」,沒人要洗照片,業者為了要繼續保有這個「相片傳統產業」,也只好轉型從日本引進最新的相本書技術,2個星期後這本屬於自己專屬的「寫真相本」就可以出爐了,短短2個月業績增加2成。

科技日新月異,傳統產業為了生存不得不跟上腳步,動腦筋「轉型」才能邁向新時代。

#轉型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45

0.0543

0.13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