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一步一腳印】傳承的好味道 70年古早米糕


發佈時間:2009/11/08 22:26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米糕店業者王玉華:「這就爸爸以前在做就有了,就傳統式的,也就把它加蚵干。」 王玉華盯著大鍋子�的蚵干,確認每一粒平均受熱,但又不能太熟,蚵干就是曬乾的牡蠣,從民國22年,父親開始賣米糕,就有這一味,也成為特色。

王玉華:「可能他的想法就是說,這是海線,比較有蚵仔,加蚵仔、蝦米,比較有香味,蒸出來的米糕,就會很香,很好吃。」

早期農業社會,生活很困苦,王玉華的父親是一名木匠,賺得錢不多,一個創意,改變了一生。王玉華:「那時候爸爸家境不好啦,外婆是在做燒堃,我爸爸就拿瓷碗來做米糕,就是他創始的啦。」

磁碗慢慢演變,一直到現在的不鏽鋼杯,已經77年了。王玉華:「那時候從一元一個,再慢慢漲一元半、二元、三元,一直漲,以前就只是糊口啦,有做可以賺錢就好了,沒有想說,歷史久了,變成清水的名產。」

30多年前,父親想退休,王玉華的哥哥有自己的事業,不想回來接手,眼看父親的手藝就此失傳,王玉華回到娘家,接下所有工作。王玉華:「爸爸做的,我們有把它傳承下去,不要說,爸爸不做,就沒了,幸好有把它傳承下來。」

女兒繼承父親的店,還有他的精神、堅持,米糕�的三層肉,70多年來,維持不變的口味,也成為一種家鄉的味道。王玉華:「以前的人吃米糕,是要家境比較好的,才有可能吃,以前很困苦的人,怎麼有錢可以吃,所以有時候外圍的人,在地出去外面打拚,回來的話,都會說回來吃個米糕。」

有家鄉味的三層肉,做法很獨特,而其實就是細心,瘦肉和肥肉要分開滷。王玉華:「一起滷不行,因為肥肉滷得時間比較久,瘦肉不會那麼久,不然會太軟,沒有嚼勁,滷好再放糖,放入一些八角,拌一拌就好了,滷得爛爛的。」記者:「爛爛的吃起來不會很油嗎?」王玉華:「不會,它滷的時候豬油都跑出來了。」

蒸米糕也遵循父親的做法,按部就班,每樣道程序都一嚐再嚐,練就了好味覺,連非常細微的差別,也能分辨。王玉華:「以前用曬太陽的,比較好吃,現在的米都用烘乾的,還是有差別啦,那你怎麼讓它比較好吃,就是要買比較好的品質,米比較讚,慢慢蒸。」

用機器烘乾,米原本的香度和Q勁容易流失,同樣也是用現代器具,蒸出來的米糕,口感大不同。王玉華:「以前的人是用粗坑慢慢蒸,所以火不大,蒸起來的米糕不會很硬,現在(瓦斯爐)火很猛,邊邊的火爐,火很猛,蒸起來比較會硬硬的,這個是比較麻煩。」

幾番試驗,王玉華的父親終於找到,補救的方法,也傳授給女兒。王玉華:「用蒸氣悶,米糕就是要用蒸氣悶,蒸氣悶米糕才會好吃。」

如何把蒸氣鎖住,王玉華用最原始的方法,拿重物壓住鍋蓋,一瓶又一瓶的水,就這麼往上放,而為了隨時保持蒸氣,也得適時加水。王玉華:「這就是要行水。」

加多少水,完全憑經驗,這是幾10年累積的技巧。王玉華:「米泡水泡得不夠,水就要放多一點,米才蒸得透,如果泡水泡得剛剛好,就不用,新米和舊米也有差別,新米比較不會吸水,可是米放久了,比較硬了,Q度會不夠,要多放一些水。」

而這水不是普通的水,是經過熬煮的高湯,可以增加米糕的香氣。王玉華:「裡面有紅蘿蔔、白蘿蔔,還有蘋果,還有蛤蜊,還有瘦肉。」

整鍋湯選用天然食材熬煮,不加味精,這是王玉華的堅持。王玉華:「現在的人文明病那麼多,不行,東西要好吃,第一點要健康,要讓人家吃得健康才行。」

訴求健康,王玉華改造傳統做法,去除味精,也不淋豬油了,早期米糕除了加甜麵醬,還淋上一匙豬油,在那個物資不富裕的年代,有些人還是衝著,米糕淋上豬油而來,不過,王玉華已經將豬油改成滷汁。王玉華:「兩個米糕,兩個肉堃,來,頭家。」

王玉華:「技術好,技術好,把它倒下去,百發百中。」記者:「你以前曾倒出盆子外?」王玉華:「會,有時候會。」

30多年前,接下父親的攤子,繼承好手藝,再融入健康概念,傳統與現代結合,讓古早好味道繼續傳承下去。

◤人氣精選文◢

👉揭密!最愛背的包款會洩漏真實個性?

👉 小資守財不易!5大易破財行徑大公開

👉8大招財錢包色彩推薦!換上財運滾滾


#一步一腳印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99

0.0368

0.13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