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一步一腳印】四代古法曬柿餅 「陽光捕手」頑固的堅持

記者 徐沛緹 / 攝影 陳柏華 報導
發佈時間:2009/11/01 22:04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香港遊客:「這個是奇觀啊!我們特地從香港過來,在這排隊拍它。」 秋天陽光下,長短鏡頭搶著聚焦的柿餅,就像萬眾矚目的大明星,不管是從哪裡來的攝影同好,都得依序排隊,才能記錄下這一季,新埔人家曬柿餅的風情。 削了皮的柿子,就像太陽底下千百個縮小的倒影,努力吸收充足熱能,讓柿餅香甜可口,所以有人說,曬柿餅的人,是秋天裡的「陽光捕手」。

出身在陽光捕手世家,劉理鑑已經是第三代傳人,劉家後山的園子,到現在,還種有3百多棵柿子樹,不過要不要繼續保留這些柿子,到劉理鑑這一代,就曾經發生過一次,經濟價值對上保留傳統的衝擊。

第三代柿餅傳人劉理鑑:「因為當初我們這邊,是比較小顆的石柿子,後來的話,跟南部的牛心柿一比的話,它比較小顆,市場上面的話,客人也要求說,看得外觀比較大顆,就比較好吃,那時候,我們加工業者的話也是說,比較省工啦,北部的就比較沒有收購,所以,他們就砍掉來種水梨,所以說現在的話比較少,只有我這邊種比較多。」

別家柿農紛紛轉作,劉理鑑雖然沒把家裡的柿子樹砍掉,不過要說起小時候,他對柿子,可沒這麼多感情和不捨。劉理鑑:「我們家裡有做柿餅,那些鄰居的小孩家裡沒有,所以假日他們都在馬路旁邊,玩的聲音都很大聲,那好像魔音穿腦一樣,小孩子愛玩,當然都很羨慕,別人家的小孩不用工作。」

幾乎是很多農村子弟的心情,劉理鑑年輕的時候,也離開過這片柿子園。劉理鑑:「後來,我也有一段時間到工廠去上班,上班的話,我們也是住在家裡,看到早晚都那麼累,後來的話就想說,老爸那個時候,也做的知名度也滿不錯的,那就,好,既然的話,我也本身也喜歡農業。」

劉理鑑喜歡農業,當然更喜歡有兒子陪在身旁,父子倆一起農忙,這樣的畫面,也是近2年的事;28歲的劉彥君,其實和爸爸走過同樣的成長史,小時候說起柿子,就沒有好話。第四代柿餅傳人劉彥君:「當然啊,別人都可以玩,我不可以玩。」

沒要求兒子留在家做柿餅,但宿命卻把劉彥君跟著每年秋季,吹拂過柿子的九降風,送了回來。劉彥君:「那時候就想說,自己外面做,看能不能闖一番事業,然後,可是景氣不好,然後那時候,是待在公司電子公司,結果說要去大陸,一句話說要去大陸,就被裁員了。」

好像還帶著點沒闖出一番事業的不情願,劉彥君一回家,恢復了每天跟爸爸一起踩上高板凳,日出,就把柿餅送上棚架,採集陽光,為了日曬均勻,一天還得分3次,要幫柿餅翻身,再加上幫柿餅按摩,捻壓出裡面多餘的水分。

沒有機器快速抽乾水分,一切都得靠手工,7天才能完成的柿餅,比機器足足多了2倍的時間,這些,劉彥君從小就很熟悉的步驟,天天要做,時時刻刻要做;萬一又遇上秋天的陣雨來攪局,就得趕在下雨前,把柿餅全都收下來,一出太陽,又不能辜負「陽光捕手」的使命,劉彥君忍不住跟爸爸抱怨了。

劉彥君:「就覺得用傳統的好累啊,怎麼我老爸不用,不像他們一樣,用機器烘乾就好了。」記者:「用傳統的累在哪裡啊?」劉彥君:「就是要每天要上上下下,然後,做出來顏色用又很醜,不漂亮。」

劉理鑑:「一方面的話,曬出來的柿餅,就會顏色比較暗褐色,比較不漂亮。」記者:「所以你們這樣曬,反而不漂亮?」劉理鑑:「乾燥機的比較漂亮,曬的話會變成暗褐色,外觀比較沒有那麼好看。」

即使日曬柿餅變成影響賣相的關鍵因素,不過,劉爸爸依然不為所動。劉理鑑:「因為柿餅在經過日曬之後,它慢慢的,柿子會特別香,還有它的Q度都會出來,所以乾燥機的話,就是在外行人來講,吃的甜甜的,這樣就是柿餅,其實就缺少了那個香味。」

別看劉理鑑對機器乾燥柿餅這麼排斥,幾年前,新埔的第一台柿餅乾燥機,還是他研發出來的。我們在炭烤的過程之中,都是一直要去跟它轉方向,很費時又很費工,所以 我們就想說,可以用機器替代的,我們就給他用機器來替代,所以才會有這個構想。」

利用瓦斯加熱,抽乾柿餅裡的水分,而且還能靠旋轉的方式,讓柿餅平均受熱,省掉日曬下風吹雨淋的風險,幫柿餅翻身、按摩,這些人工也可以全免了;這台機器現在卻只有在下雨的時候,劉理鑑才會勉為其難讓它轉動,輔助日曬不足。

因為經過一段時間,劉理鑑發現,使用機器讓柿餅的次級品變多,最重要的是,口感也不如日曬的好,決定走回日曬柿餅的老路;倒是附近其他同業聽到,曬柿餅可以用機器取代,紛紛跑來劉家打聽。

劉彥君看爸爸研發了機器不用,還大方讓人參觀,不忍心爸爸辛苦,趁劉理鑑不在場,忍不住偷偷說了幾句。

劉彥君:「是有小罵一下啦,那時候,那時候因為剛好有申請專利這個東西,我說,那後來,其實有很多東西,我們都研究出來,像前面烤,可能過了就算了,給人家學到算了,有些後來也是他研究出來,可是他也是,有人家會來看,看了之後,他又讓人家學,那時候我就會罵他說,為什麼,你幹麻不去申請專利,他說不用了,沒有關係。」

劉理鑑:「我說沒關係,機器的話,我們給人家學,但是曬其中的奧妙,我們天候的變化,跟使用的方式,只要我們拿捏得好,就是很好用的機器。」

還有一件劉彥君很不贊同的工作,曬柿餅已經很費工,每天24小時,不能熄火的一口磚窯,還得每隔2、3小時,來添柴火。劉彥君:「通常都是果木、龍眼或木麻黃啊,對,荔枝樹也有,因為它會有那個味道。」記者:「什麼樣的味道?」劉彥君:「算特殊的味道,像樟木燒出來就會很香啊,龍眼樹它也是會有一種獨特的香味,這也是算我們這邊一個秘訣。」

柴火慢慢將果木香味薰進柿子裡,這也是劉理鑑家傳讓柿餅美味的秘訣,只是兒子剛回家幫忙時,對這個遵循古法的步驟,也覺得麻煩。劉彥君:「每天早上一睡起來,就是要受這種刺激,因為它的煙薰很重,對。」記者:「所以你每次來的時候,眼睛都覺得?」劉彥君:「想哭啊!」

劉彥君的這些心情,做爸爸的都看在眼裡,但他只打算用身體力行,繼續帶著兒子堅持古法;因為那年,劉理鑑研發的烘乾機,剛剛被大家廣泛使用,而他卻選擇繼續靠日光曬柿餅時,就已經堅持過一次。

劉理鑑:「因為也難怪,因為大家鄰居會過來說,我今年賺幾百萬、幾百萬這樣子,那時候我們當然,他會問我說,你賺多少錢?我們當然會說,我們賺有工錢啊,因為在那個時候,我們的確算起來,算非常的吃虧,因為我們還是堅持做這個傻傻的,很多人笑我笨蛋,還做這種方式,我爸媽有時他也會嘮叨幾句。」

既然當年都不怕爸媽的憂心,為了遵循古法而堅持下去,現在兒子回家幫忙,劉理鑑更想保留住那一份,不靠機器烘乾柿餅的誠意。

劉彥君:「其實,自己真的看很多遊客的時候,心裡也覺得,其實,什麼東西,都是傳統的,會比較好一點看他們,尤其是他們試吃,之後有時候他們會說,在別家買的都很難吃,然後可是來我們這邊吃了之後,他們就說,這間的都很好吃。

現在,再也不會有人笑劉理鑑父子傻了,回家2年,劉彥君在柿餅架下,絡繹不絕的人潮中了解到,從前,別人笑爸爸傻,那是不懂劉理鑑的專注和誠懇,身為新一代的「陽光捕手」傳人,他怎麼能辜負了,這秋日裡的大好天光。

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

👉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

👉討論度爆表!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

👉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


#一步一腳印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211

0.0370

0.15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