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一步一腳印】一甲子手工棉被 古法與創新並存

記者 廖盈婷 / 攝影 林煌賓 報導
發佈時間:2012/03/11 22:56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古色古香的街,老磚瓦牆和空氣中淡淡的溫泉香,就足以嗅出這條街的歷史,而這家開了超過一甲子的手工棉被行,堅持的「古早味」,正好跟老街相輝映。

吳金福:「這棉要打到開,要彈再拿到樓上彈,再彈,用手工下去做,用手工去做才有信用啦,你如果沒有信用,客人會罵喔!」

台灣人對手工的產品,還有一份特殊的好感,遵循古法,似乎也就理所當然,只不過還願意這樣堅持下去的,或是說,體力還負荷得了的老師傅,似乎屈指可數,吳金福就是當中的少數。吳金福:「我們這是算功夫啦,你有功夫才有用,沒有功夫沒用啦,功夫底才能做,不然沒功夫,教你做也沒辦法做。」

先不顧「呼吸道」可能的傷害,光是彈棉,棉絮漫天飛,成天暴露在這環境下,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,費工又乏味,步驟卻一個都不能省,單單用聽的,可能就嚇跑不少人。吳金福:「今天做8斤的,比較多做8斤的。」吳裕隆:「好好。」

吳裕隆沒被嚇跑,30來歲的他,是主動說要幫忙的,他負責指揮調度,吳金福這位「資深老師傅」,「親生兒子」明算帳,棉被的斤數一點都不退讓。記者:「這很重喔?」吳裕隆:「對,很重。」

原來吳金福不只「做工」古老,連行銷也維持傳統,棉被的尺寸和斤數,大多照傳統娶妻生子的慣例,頂多做到6呎乘以6呎半,可是現代人求新求變,要怎麼開拓客源,光因為尺寸,就常常和兒子意見不合。

本來吳裕隆還年輕,沒想過繼承家業,所以一切尊重老爸,直到幾年前突然意識到,自己的父親年紀大了,才開始擔心起手工棉被的技術,會不會跟著失傳呢?吳裕隆:「大月的時候都會做不出來,有的客人如果等太久的話也會抱怨,有一次看到爸爸、媽媽他們在做棉被,啊,很累,做到12點,做到1、2點,隔天根本就爬不起來,所以那時候我就覺得,這個真的要下去做,不然真的太累,要分擔一些家務事。」

深入接觸後,吳裕隆才發現手工棉被,學問實在有夠多。吳裕隆:「剛加入的時候,最大的困難點就是,第一個,所謂的專有名詞啦,什麼是羽絨,什麼是羽毛,什麼是蠶絲,羽絨有分%數,蠶絲有分等級,棉被有分什麼棉,分天織棉、棉花或竹炭棉,一大堆的專有名詞。」

既然要幫父母分擔,這些專業術語可不能被客人考倒,吳裕隆自己努力找資料,真的不懂就問老爸,不過吳金福的觀念是,沒親自做過,不知道真功夫,吳裕隆還是得親自做棉被。記者:「你會放心讓他做嗎?」吳金福:「他也是學啦!」記者:「也是在學喔?」吳金福:「對啊,也是學,也是要做啊,不做不行啊!」

先透過開棉機、開棉,接著得捲成一綑綑,靠人工搬上搬下,換大的空間來作業,雖然從小耳濡目染,看了30來年,吳裕隆也是這幾年加入「實做」行列,看似簡單的鋪棉工作,老父親還是堅持自己來。吳金福:「這是要把它用平,不然有的高、有的低,要平,蓋起來才好蓋,不然就一坨一坨的。」

交叉錯疊也是學問,確保每一寸都是一樣的份量,接著就要靠古老的彈棉技術了。吳金福:「你不會舉這支就沒辦法。」記者:「有沒有眉角?」吳金福:「有啦,這一支不好舉,很難舉,不好拿,很累。」記者:「有一個手勢?」吳金福:「對,要學才有辦法,沒學哪有辦法,絕對沒辦法。」記者:「兒子會嗎?」吳金福:「他喔,他也還在學,哈哈,還要學,沒那麼快。」

平常可以讓兒子練習,但真要賣給客人,吳金福還是堅持自己經手。吳金福:「這條線要用緊,這樣才可以開啦,不然(棉)不會開,要用心學,不用心真的學不起來。」

經常有客人指定,要親眼看棉被製成,吳金福說他隨時歡迎,因為就在這一關,棉被材質的好壞,一翻兩瞪眼。吳金福:「有沒有,棉都固定了,是純棉才會喔,尼龍的不會喔,絕對不會固定,不會緊貼一起啦!」

線拉緊,還要持續用力的敲著,木頭也有一定的重量,一背就要一個上午,棉絮輕飄飄,肩上的擔子卻沒輕過,吳裕隆從小就知道,爸爸賺的是辛苦錢,任何步驟都不能省,他也銘記在心。吳金福:「按下去,把他壓平,從這邊開始,一直按下去,把他壓平。」吳裕隆:「好。」

總算到了可以參與的步驟,拿著米篩慢慢壓,就像小時候學走路,父親在旁邊一路呵護,做不好,吳金福再示範,把彈好的棉一寸寸壓密,接下來負責顧店面的媽媽,也要加入「手工牽紗」。吳金福:「固定住了。」吳裕隆:「好。」吳金福:「有固定吧?」

牽紗緊緊的包覆住棉被,網狀的線把棉咬得牢牢的,自己層層把關過的才能放心。吳李美玉:「這種曬太陽,就會蓬鬆起來。」

接著還要花上整整3個小時重新壓棉,再翻過來又要做一次牽紗,重複的動作不能有些閃失,因為他們賣的不單單是一條棉被,而是客戶多年來的信任。

最後手工加上電動掄斗,我們以為要結束了,沒想到吳裕隆開始忙了,一針一線把整床的棉被,從頭到尾、正面到反面,紮紮實實的縫過一遍。吳金福:「這個一天頂多趕做2件,這個憑良心講,這個做好之後你要撕,根本撕不開好不好,超難撕的,如果我拿個3件給你拆的話,你可能拆第二件就沒力了。」

縫製的功夫也是學了好久,老父親才願意交給吳裕隆全權處理。吳金福:「他拿針都刺到手,現在不會啦,哈哈哈。」記者:「你都有給她鼓勵喔?」吳金福:「他自己會學啊,現在不用人跟他講,他都會學,一開始哪裡不刺,刺到手哪有辦法,哈哈哈哈,手要閃啊,一開始生疏,現在不會啦!」吳裕隆:「剛開始都要準備膠帶。」記者:「手都是洞喔?」吳裕隆:「不能沾到棉被,一滴就壞掉,要顧棉被,不是顧手指頭。」

全家一起照顧棉被也照顧生意,一有客人上門,就得放下手邊的工作。吳裕隆:「你拉沒關係,這不會斷掉,這是『長纖』的,手感摸起來就不一樣,我拉、我拉,好來,1、2、3來,唉唷,OK,慢慢來、慢慢來喔。」

本來吳裕隆只是幫忙,卻研究出興趣,於是他決定更投入,幫老技術做新行銷,像是跟客人互動,還有桌上一瓶瓶小罐子,就是要幫助客人分辨材質。吳裕隆:「這摸起來就是不一樣,這幼棉摸起來就是不同、不一樣,這個你可以放心。」吳李美玉:「任你們選擇,要做粉還是白的可以分,白跟粉紅料子都一樣,任你們選擇。」

而過去老店都要等到客人下訂才開工,吳裕隆知道老等客人上門不是辦法,要主動出擊,於是規劃起宅配服務,每天還要照進度,把各種現貨準備好,也就是說吳金福幾十年下來,都克服不了的「尺寸」和「存貨」問題,還是要面對。

吳裕隆:「有反彈,他說你做那麼多種幹嘛,就做一種就好了,可是有個問題啊,消費者的詢問度,別的尺寸的詢問度越高,反而傳統尺寸詢問的越來越少,你怎麼做啊,我爸就直接跟我講,那不會有人買,那尺寸不會有人買啦,人家會買6x7,不會買5x7,我說不會,有這個市場,有這個詢問度,就有人買啊,一定有人買啊,所以還是要做起來賣,結果5x7現在銷售量比4.5x6.5好,因為現在人長得比較高啊!」

吳裕隆出了妙招,那就是拼命接大尺寸的CASE,讓老父親不得不低頭,開始接受不同尺寸的挑戰,以往總埋首工作,無暇顧客人的吳金福,也在兒子極力說服下,跨出廠房,開始接觸客人。客人:「棉的喔,不是蠶絲喔?」吳金福:「不是啦,蠶絲在那邊啦!」客人:「因為這好像很厚喔?」吳金福:「對啊,這樣子的來蓋,比較會溫暖啊!」

也是因為兒子反過來教老爸,好的商品也要有好的介紹才能成交。吳裕隆:「有一個要點就是說,你在跟客人接觸的時候,絕對不能搞壞關係,要好來好去,就算他沒買,你也不可以說擺個臭臉,沒買下一次還有機會。」

記者:「現在兒子給你建議,你會聽了嗎?」吳金福:「會啦,還是會聽啦,有啦,也是知道啦,我是自己想不通啦,我自己不會講的方法,我們不能理,要讓他多說。」

老店的生意蒸蒸日上。客人:「可以撐很久。」記者:「跟百貨公司的差在哪裡?」客人:「差在哪裡喔,可以用很久啦,他這不會…就很實心的,很好用。」

吳裕隆:「你會過敏,那就蠶絲被是最好的了,這件剛做的,剛出爐的。」記者:「先做起來就是有這個好處喔?」吳裕隆:「對啊,不過還是沒了,這是做給別人的耶,這是人家訂的才先做,後面有2件是人家訂的。」吳李美玉:「我內行的,都蓋薄的,蓋了很舒服,不用怕不溫暖啦!」客人:「這一件蓋20年沒問題的。」吳李美玉:「這2組風格不一樣,它這個是屬於比較浪漫一點。」客人:「比較高尚啦?」吳李美玉:「對啦!」

吳金福開始喜歡這樣的改變。記者:「你兒子有比你厲害嗎?」吳金福:「有啦,比較厲害,呵呵,他做生意方法不錯,哈哈。」

老店老技術,多了新生氣,吳裕隆說,接下來他想要挑戰父親,傳承下一個「一甲子」。

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

👉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

👉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,你還不知道嗎?

👉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


◤EF海外遊留學專家◢

👉最後倒數! 暑假海外遊學團/營隊報名即將截止

👉半年/一年也可以「微留學」,高達6萬元折扣!

👉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,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


#棉被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608

0.0433

0.20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