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怪手、探測器進駐 加大「救難力度」

記者 謝孟潔 / 攝影 鄭勝為 宜蘭 報導
發佈時間:2010/10/28 12:23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蘇花公路搜救進入第8天,還有陸客沒有尋獲,家屬質疑,台灣「搜救力度」不足,就在今天,國軍出動了可以載重14噸重物的「中型運輸機」,一天之內,將7台小型挖土機,載送進蘇花公路協助救災,而在人力方面,還攜帶排雷大隊使用的「深層金屬探測器」,希望加快救援速度。

陸客家屬:「他們動作太慢了,現在才來。」

抱怨台灣 「龜速」救災,陸客家屬恨不得自己拿根鏟子,自己來挖,眼巴巴看著一天過一天,陸客家屬椎心煎熬,台灣投入救災的力度到底夠嗎?

直升機吊掛起小型怪手,這架配有雙引擎和雙螺旋槳的中型運輸直升機CH47,可以垂直升降,最大載重高達14噸,一天之內要將7台小型怪手,全部送進蘇花公路坍方現場。全副武裝,穿戴救難工具的海軍陸戰隊以及消防救難人員,搭直升機的,加上從山路步行進入的,10月28日一天,總共有222人投入救災。

時間往回倒轉,從10月23日投入救災人數194人,一天又一天,救災人數上下跳動,但都維持在200人上下,救災任務之所以機具、人力並行,考量的是地狹坡陡,聽取專業安全考量。宜蘭消防局副局長徐松奕:「現場搜救的艱困程度,跟我們為什麼一部分必須採用人工,一部分必須採用機械的原因。」

加大人力,還派了31位刑期在6個月以下,服勞動役的「社會勞動人」投入救災工作;除此之外,軍方借調可以搜尋地下6公尺金屬反應的深層金屬探測器,龐大的 人力、物力投入,救援速度在和時間賽跑。

#搜救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63

0.0433

0.12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