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恨意會造成影響,善意也會」。新書「行李箱裡的一萬顆星星」描述青少年溫暖的友誼,卻也探討創傷。推薦者心理諮商師林秋芬提醒,面對身處無助的孩子,只要有不放棄的生命貴人出現,就能為生命帶來希望。
生命的貴人可以是溫暖的友誼。高寶書版推出新書翻譯青少年小說「行李箱裡的一萬顆星星」,作者為長期從事青少年諮詢輔導及高風險家庭青少年輔導的蘿賓‧洛(Robin Roe)。作者在書中透過2名主人翁的友誼設定,藉由他們各自遇到的問題及環境,以第一人稱描述社交互動時各自的心理狀態。讀者可透過故事情節,窺見青少年同理心的建立及跳脫表面的內心想法。
這是蘿賓‧洛寫的第一部小說,就受到電影「不存在的房間」暢銷原著小說作者愛瑪‧唐納修大力推薦,「扣人心弦的故事,透過友誼的力量,生命得以獲得救贖」,也獲得台灣不少關注青少年臨床心理的專家們一致推薦。此書所帶來的正能量訊息,正如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推薦,「用善意擁抱世上難免的惡意,我們都做得到」。
高寶書版指出,在台灣探討青少年社交與家暴議題的書籍,不只有《行李箱裡的一萬顆星星》這本,但以第一人稱描述青少年面對校園霸凌、排擠、非直系親屬寄養、家暴等的內心世界,社會議題的小說設定非常罕見,「事實上,這些問題在台灣其實是很實際的現況,作者透過流轉善意的美麗故事,帶領讀者們看見孩子的心靈」。
《行李箱裡的一萬顆星星》透過故事2名主人翁「亞當」和「朱利安」的心情記事,描述2人會替對方設想、互相關心幫忙的友誼。推薦人之一花蓮兒家協會諮商心理師林秋芬認為,被無助恐懼感覺侵擾的孩子,會對自身、他人甚至世界失去信任,如何感受到黑暗中有一萬顆星星照亮他,需要有永不放棄這些孩子的生命貴人,才能帶來希望。
從事兒少心理諮商工作逾17年的林秋芬,向中央社記者說明,現今的青少年社交關係中,像書中主人翁這樣主動互相關心彼此確實已經很少見了,「多數時候,我們看到同儕出現家庭異狀、身有外傷,不一定會見義勇為,更可能避而遠之,很少人願意主動關心彼此」。
林秋芬分析,在台灣,人與人實際互動逐漸減少,原因在於真偽難辨的網路訊息氾濫,「青少年花太多心思在線上遊戲或3C產品上,雖然獲得的資訊和刺激變多變廣,但實質的人際互動卻越少越冷漠」。
她強調,「青少年一旦遇到有情緒需要紓壓或釋放,便僅能逃避到網路世界尋找虛擬的同溫層,但卻也只是透過沒有溫度的文字紓壓」,這不僅顯現親密關係的發展欠缺,更會讓青少年過於依賴並再度深陷虛擬,而難回到不擅處理的現實社會。
林秋芬呼籲,身為家長除了注意身教,多關懷並與孩子互動,設定合理使用3C的時間,勿讓虛擬世界吞噬了真實的社交,且師長或同學能主動關心班上「比較不一樣」孩子,因為他們通常是最安靜或沒有人想跟他們做朋友的一群,他們需要有生命的貴人用溫暖的友誼融化冷漠。(中央社)
最HOT話題在這!想跟上時事,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!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