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陳繼勝用陶藝治療 職能治療激發創作

記者 凃鴻恩 / 攝影 楊子毅 蕭應強 報導
發佈時間:2018/04/13 22:19
最後更新時間:2018/04/14 10:37

陶藝家陳繼勝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只有8年,作品卻入選過5次國際大展,他的本業是復健師和職能治療師,他自創的陶藝治療,為精神障礙的朋友帶來很大的幫助,藝文潮的獨家報導。

圖/TVBS

 
陶藝家陳繼勝:「這是一顆種籽,這是有一次我去科博館在櫥窗裡面有看到種籽,我認為其實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有很多的種籽。」

陳繼勝用注漿翻模方式創作,他不是藝術科班出身,他是一位職能治療師,因為被陶藝吸引,自己去鶯歌陶博館學陶藝。

陶藝家陳繼勝:「我大部分是去參加短期工作坊,回來自己再練習,多看一些書、一些展覽。」

 
陳繼勝生平的第一件創作《洞見》,曼陀羅似的薄殼鏤空物件。

陶藝家陳繼勝:「完全是手工的,一個洞、一個洞去做,而且是用注漿的方式打上色料,曼陀羅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圓的狀態,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。」

專業是復建、職能治療,陳繼勝2014年接觸陶藝後,便將陶藝用來做臨床治療。

苗栗縣後龍鎮的微笑家園康復之家,陳繼勝帶著有精神困擾的病友一同玩陶,這天把「種籽」帶到課堂上,他要學員經歷打磨、打破以及組合的過程。

圖/TVBS

陶藝家陳繼勝:「你把它當做是一個發洩或是遇到一個問題,你想把它解決掉,敲旁邊。」

陳繼勝也是仁德醫專復健科講師,他善用藝術手法切入復健醫療,這天他教同學做自己的面具,這是認識自己的最佳途徑。

陶藝家陳繼勝:「你要好好去感受,因為之後我們在臨床上面,運用在病人身上時候,病人也有可能被做,也有可能做別人。」
 

剪下一條條繃帶片,沾了水先軟化再硬化,層層堆厚。

陳繼勝vs.學生:「你們可以來摸摸看看,現在有兩層的硬度,有點硬硬的,那溫度呢摸看看,溫度很重要,摸看看,涼涼的、溫溫的。」

陶藝家陳繼勝:「這樣的藝術創作,病人很容易可以把他潛意識投射在創作裡面。」

圖/TVBS

整個過程被複製取面具的同學,做何感想呢?

 
陶藝家陳繼勝:「做做鬼臉、動動臉部肌肉,還沒講完就這麼快。」

仁德醫專復健科同學黃嘉榆:「很奇妙的感覺,感覺看到另一個自己。」

老師用陶土再翻模面具一次,整個過程需要慢工細活。

陳繼勝8年前在陶藝中找到自己燻燒出的貝殼,連結於童年南方澳對海的記憶。

陶藝家陳繼勝:「我住的漁村是南方澳,蘇澳鎮的南方澳,南方澳是非常獨特的地形,它有海又有山,貝殼的原形是我跟家人在餐廳聚餐時在餐盤上看到的。」

切割北極熊,北極熊踩在碎片上而非冰塊上,表達對生態的關懷。

陶藝家陳繼勝:「我至少花了十幾年時間,才找到我想做一輩子的事。」

陳繼勝從2014年開始參加國際陶藝展,作品連連入選,他在職能治療上對病患細心體貼,從陶藝著手互動,不但贏得病人信任,也在藝術品創作上開創了新美學。

最HOT話題在這!想跟上時事,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!

◤Blueseeds永續生活◢

👉天然護膚市場升溫!無添加敏肌也可用

👉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

👉0水保養・以油養膚,精油保養快跟上


文創起飛接軌國際

#藝文潮#陳繼勝#陶藝家#藝術品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259

0.0560

0.18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