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正名!泡麵沒肉還稱牛肉麵 明年開罰

記者 張倍綺 / 攝影 廖廣賓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0/04/05 12:34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泡麵的名稱跟內容差很大,已經引起官方重視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決定,要在1個月內公告泡麵分級制,要真的看得見牛肉的泡麵,才能說是牛肉麵,否則只能叫做湯麵或者風味麵。這樣的規定,不論國產、進口泡麵,通通一體適用,最快明年5月實施,如果廠商還是「名不符實」,最重可能被罰3到15萬的罰鍰。

麻油雞麵沒有雞、鮮蝦麵沒有蝦子、牛肉麵沒有牛肉,這些便宜卻沒有「料」的泡麵,衛生署將勒令換名字。衛生署食藥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:「是以『食材包』和『調味包』這樣區分。」記者:「所以麻油雞麵應該叫『麻油雞風味麵』嗎?」蔡淑貞:「是的。」

差別不在大小,而是有沒有「多一包」。平平是牛肉麵,這碗多個鋁箔包,衛生署定義這叫「食材包」,能夠倒出主題「牛肉」,才能叫做牛肉麵;只有調味包的,即使裡面有超迷你的乾燥牛肉,也只能叫做牛肉湯麵。

往後名不符實,可以罰3到15萬,趕緊換包裝,衛生署給業者緩衝1年。消費者:「很好,標示清楚了很好,很重要啊,我覺得它的內容跟實際應該要符合。」

消費者:「應該說被騙一次就知道了吧!就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,(泡麵)裡面都不會有肉啊!」

不只有牛肉的牛肉麵,還是牛肉碎屑的牛肉湯麵有差別,即使有乾燥蝦,沒有食材包也只能叫鮮蝦風味麵;還有外包裝,圖片僅供參考的提示語,也要蓋在照片上,放大到0.6公分。只是現在才要改,未免也拖太久了吧。

#泡麵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59

0.0552

0.1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