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培養生態人才 清華地球生態學程搶破頭

記者 呂蓓君 / 編輯 李育道 報導
發佈時間:2018/02/27 22:58
最後更新時間:2018/02/27 22:58

生態人才愈來愈難得,加上高等教育的專門化,讓博物學家成為稀有學者,有能力認識各種生物的生物學家愈來愈少。因此像是清華大學就甄選全國的優秀大學生,開辦未來地球生態學程,整合跨領域知識,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資源,甚至帶學生到馬來西亞的雨林做研究,瞭解地球生物的多樣性、物種間的互動、動植物的照護、保育議題等等,培養紮實的研究能力基礎。
 
生態教育 國小紮根

 
裕民國小社會老師鍾宸瑞:「這些通通都是小朋友的作品。」新北市裕民國小的校門外牆,上面貼滿小朋友對於台灣原生魚種作的創作,走進校園 手繪的大門內還有寶藏,走道兩旁是整排的水族箱,又被稱作水生走廊 復育了不少台灣原生魚類。
 
小朋友拿起工具 把水缸裡面的水更新,另一邊 則是仔細刷水缸,還要挑選適合的飼料餵食,他們是六年級的小小志工。裕民國小學生:「做這個工作讓我最開心的應該是,就是餵飼料因為餵飼料的時候,很多魚只要他不怕人的話就會蜂擁而上。」裕民國小學生:「我學到就是怎麼照顧魚,魚牠生長的環境是什麼。」

 

 
小小志工 復育原生魚
再走進去室內,有多達四十種以上的台灣原生魚類,這裡可以說是最珍貴的育嬰室,像是這一尾尾的小魚就是青鱂魚。裕民國小社會老師鍾宸瑞:「只有台灣才有的我們叫做台灣特有種。」
 
正在台上上課的是社會老師鍾宸瑞,同時也是台灣原生魚種的守護者,在課堂上介紹各式各樣的台灣原生種魚類。裕民國小學生:「因為我覺得魚的生命很有趣,(那你上課的過程學到什麼),學到一些跟魚有關的相關知識。」裕民國小學生:「因為我本身就對生態有興趣,所以上這種課我還蠻開心。」
 
用投影片還有音樂,各式各樣的上課素材,讓學生對於魚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裕民國小學生合唱:「西北雨直直落,鯽仔魚要娶妻。」記者呂蓓君:「在台灣民謠西北雨裡面出現了三種魚,像是鯽仔魚鮕鮘跟土虱,其中鮕鮘就是這種七星鱧,原本在台灣非常常見的魚類,現在也是極危物種。」

 

生態失衡 原生魚少
鍾宸瑞本來對觀賞魚很有興趣,2001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,成功復育一批保育類的蓋斑鬥魚,認為可當作物種復育的相關教材,於是發放魚苗給新北市各國中小學來養殖,為了養蓋斑鬥魚,進而發現台灣的原生種愈來愈少,開始有了想保育的動機。裕民國小社會老師鍾宸瑞:「我就希望在校園裡面,能夠建構一個以台灣原生魚類,為主題的一個教育走廊,讓小朋友都能夠去看到他們順便復育。」

 

 
復育棲地 保護原生種
不只在學校打造了水生走廊,同時也將學校的生態池,打造成適合原生魚的生存環境。記者呂蓓君:「我們來到裕民國小,這裡是他們仿自然棲地的生態池,在這個生態池裡面養的是,台灣原生種的青鱂魚。不只是魚類,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水生植物都是台灣的原生種,而他們的學生平常也會穿著像我這樣的青蛙裝,來這邊整理水池。」
 
要有好的棲地才能讓物種回來,台灣原生魚類銳減的原因,除了氣候變遷 棲地被破壞也是主因之一,現在他們還和其他學校還有社區合作,希望把復育好的原生魚種回歸當地。裕民國小社會老師鍾宸瑞:「政府沒有把牠列入保育以前,我們希望能夠盡量把這些魚類先保育起來,然後盡量地能夠讓牠回到野外的環境去。」
 
未來地球生態學程
保育觀念除了要從小養成向下紮根,另外在清華大學 以李家維教授為主,運用資源向外募款。在寒暑假開設未來地球生態學程,像是在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黃貞祥,也是學程裡面的主要老師之一。
 
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貞祥:「包括我們自己清華大學也是,就是非常注重生物醫學的方面的發展,當然這對國民健康的促進是正面的益處,不過這個就會有一個問題是在於說,當生態保育界需要人才的時候,就會遇到就是人才不足的狀況。」

 
 

另類學程 培養人才
第一屆報名十分踴躍約有300名,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報名,經過第一輪面試篩選好幾所大學的頂尖學生,還有在NGO 和學術單位工作的社會人士,共 25 位 一同參與。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帶領同學到,馬來西亞的森美蘭州森林保留區,進行為期兩週的野外實習課程,分成個人活動與團體研究計畫兩個部份。
 
雨林實習 認識物種
進入雨林之後路面一片泥濘,要在這裡進行為期兩周的訓練,還要面對嚴酷的環境挑戰,在實驗室裡幫檢體做DNA染色的生科所碩一生蘇佩綺,就是生態學生第一屆的學員。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學員蘇佩綺:「在那邊我們也學到很多,在野外的做研究的方法,在我們實際應用的層面上,我覺得是很有幫助的。」
 
課程多元 訓練紮實
除了生態課程之外,也導入台大柯佳吟老師規劃的生態大數據分析的課程,成為作研究的另一種方式。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學員林威仁:「因為(夥伴)他比較喜歡兩棲類,我對於外來種的議題,就是很感興趣。所以就希望把它結合在一起,我們兩個都覺得想要把就是數據分析跟大數據這一塊的東西,它可能是一種趨勢,也是一種很好用的工具。」
 
其實地球生態學程的學生,不只是針對本科系,像是材料系的董丞哲從小對生態環保就很有興趣,利用自己在仿生材料的專長跟生態結合。3D列印機不停運作,上面列印的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叫做楓香。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學員董丞哲:「楓香它其實是以纖維素構成,我們的模型是以塑膠以塑料,聚乳酸的方式構成,就算它材料不同當它一樣有相同結構的時候,我發現他它們的機械性質,其實是相當類似的。」

 

全方位 生態人才
未來還可以運用在建材上面,在生物學愈走愈專精之下,生態學程透過全方位,不同的實習場域 累積學生的操作經驗,培育出不一樣的生態人才。【世界翻轉中】

最HOT話題在這!想跟上時事,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!


 
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

👉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!

👉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!筆記給妳

👉存起來!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%



#生態#清大#生物#物種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773

0.0370

0.11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