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鄉的資源匱乏,尤其在地的工作機會不好找,要生活就得離鄉背井。不過方舟協會為了解決偏鄉資源不足和就業問題,與地方資源合作,斥資一百萬元打造職訓行動車,把業師送進偏鄉,訓練一技之長;而在台東,則是有一位紅藜先生,用紅藜復育土地,透過通路行銷紅藜,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,同時也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。
偏鄉職訓車 帶來業師
銀色的廂型車開進社區,從車裡面下來的是特別聘請過來的偏鄉職能培訓的業師。透過三角教學法,輪流到每一個組別學習不同的課程,手裡拿著牛角棒做眼睛抒壓,像這樣的鬆筋技術,天晴一年大約培育20位姐妹,希望也能讓山林大愛的居民學習一技之長。
方舟就業協會跟中北、中區、馬來西亞扶輪社,利用國際扶輪獎助金,斥資一百萬元打造職訓行動車,將業師帶進偏鄉,希望透過不同的職能開發,發覺自己的專長。民眾:「上這個課程很不錯,所以如果有喜歡的,我就會盡量來參與。」
地處偏遠 業師難尋
職訓車解決交通不便的問題,但仍然有挑戰。方舟就業服務協會總幹事王姿琦:「師資確實不好找,因為譬如說像在地的民眾,他們會提到說,他們想要學指甲彩繪,光這個課程我要找老師就很難找。」
偏鄉就業 長期發展
就服車 高雄跑透透
不只民間的力量,其實高雄市勞工局,也有一台就業服務車可以深入偏鄉,就服就停在顯眼的地方,配合里長宣傳,讓有需要的民眾都能得到協助。
行動就業服務車工作人員:「我們也可以現場用電腦的方式,就是線上看有沒有馬上就是有的職缺,然後幫他們現場做媒合。」其實偏鄉還有一部分的弱勢屬於身心障礙,而方舟協會也幫忙媒合。
有機農業 媒合弱勢
專業的國立大學農業碩士在現場幫忙,有機的栽種方式需要注意很多,果實也要包起來,避免鳥兒來偷吃,另外一邊還有溫室栽種,把培育好的苗用巧勁拍下來,再一個一個插進土裡面,一座溫室一百坪,1萬2千8百株,大約20分鐘就能搞定。
永齡農業 幫助弱勢
在這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,永齡農場佔地超過50公頃,正在收成有機地瓜葉的夥伴,眼睛有夜盲症的問題,但在這裡卻找到不一樣的方向。學員:「因為找不到工作,然後方舟來媒合的,(這裡)就業環境很不好,身心障礙者更不好。」
方舟協會和永齡農場合作,開辦身心障礙者有機農場實務班,目前有5位學員,11月結訓,是全國首創也是唯一,專門替偏鄉設計的身障職訓班。永齡農場白佩玉:「因地制宜,你可以在這個地方,找到最好的方式來協助,這一群人然後找出他們的專長,之後我們陪伴他們學習。」
偏鄉就業 發展特色
執行長白佩玉說與其手心向上期待別人給予,不如手心向下學習自立,更期待在這裡學習一技之長的夥伴,未來能獨當一面,而在後山也有人為了偏鄉的產業發展做努力。
記者呂蓓君:「我們來到台東,雖然這片土地目前都還光禿禿的,一旁還有人正在整地,不過幾個月之後,這邊就會長出比人還要高的台灣紅藜,台灣藜又有穀物界紅寶石的美稱,在台東這裡,有一位被稱作紅藜先生的原住民青年,不但推動了在地紅藜產業,還創造工作機會,讓原住民朋友可以返鄉就業。」
紅藜先生 翻轉偏鄉
正在整地準備播種的是吳正忠,部落裡的人都叫他魯瓦,網友叫他紅藜先生,這個來自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的排灣族青年,對於要怎麼讓部落興旺,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。紅藜先生:「像我們在做農事都缺少一些,我們自己企業管理那種SOP的概念,所以我都會跟他們講說,要怎麼弄怎麼做我們的經濟才會提升,土地才可以復育的出來。」
復育土地 改善生活
一個人種不了這麼多,結合附近的長輩大家一起種,11月雖然不是紅藜採收的產季,但是結實累累的小米,也是部落裡面重要的作物。小米常常被小鳥偷吃,老人家只好時不時拉一下警鈴嚇嚇他們,他就想辦法在自己的田裡拉起網子,把小米圍起來,剩下一部分讓小鳥吃,這種研發的精神也用在推廣紅藜上面,剛種下去的紅藜苗整整齊齊,未來收成就不怕踩到它們。
紅藜先生:「讓自己老人家的收益可以提升,提升之後他們就可以勸他們小孩子不要在外面流浪,可能在家裡、自然這麼好、那麼舒服,那自己的地又可以收益,不見得說比外面還差。」
原鄉就業 增加收入
像是高中同學,現在也回來幫忙他種紅藜,不管是整理農地,還是後續脫殼、秤重包裝都得心應手。紅藜夥伴朱聖賢:「當初本來就想要回來台東工作,剛好同學事業做起來,就順便跟他一起,他給的薪水也不錯。」
原鄉就業 增加收入
目前契作的面積高達30甲地,不只把紅藜賣到量販通路,還開發各式各樣的產品,像是發揮紅藜的特色,變成台東特色伴手禮。伴手禮業者陳虹廷:「研發的那個紅藜,真的是很特別、很漂亮,然後又很有健康營養的價值,所以我們就覺得說,可以把它結合到我們其瑪酥看看,結果就還得奬。」
翻轉偏鄉 增工作機會
魯瓦說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有限,但是只要集合大家的力量,回家一樣能過得很好,用祖先留下來的七彩的紅藜翻轉部落的生活。【世界翻轉中】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