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年平均產出大約700名的流浪博士,造成這樣的現象,除了少子化、學校經費不足等原因之外,校園裡的專任教授人數越來越多,這同時就減少了年輕學者拿到正職工作的機會。而面對大陸福建計畫3年內招攬1000名台灣高教人才,教育部樂觀看待,但也希望透過107學年度即將啟動的「玉山計畫」,能留住國內學者,也延攬國外人才。
財金系教授:「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賺到錢,有其他可能性嗎?(降低成本)降低成本,酷!」
利用問答和台下學生互動,學生們也勤寫筆記,像這樣在大學固定授課對許多教授來說稀鬆平常,但對部分博士畢業生來說卻是個難以達成的目標。
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:「面臨少子化,所以大學校院那在聘任新進的教師,除非說他是一種專業或是馬上在師資比上生師比上有必要,否則有很多都是用短專專案來聘任。」
除了少子化,也可能礙於經費,台灣出現許多流浪博士,台灣各大學每年產出大約4000位博士畢業生,其中約2000位是已經有工作的在職生,剩下的2000人,大學和部分企業接受的任職人數大約在1300人,也就是說每年都會製造出700名的流浪博士。
不過這並不代表學校的教師已經飽和,正確來說台灣師生比其實並不理想。
記者曾奕慈:「台灣大專院校的教師其實是一直呈現一個變化的趨勢,根據教育部的統計,近5年來專任教師的總數持續在減少,從104到105學年度就減少了將近500多名,而其中光是助理教授就減少將近1000名。」
但是看到近5年來大專院校專任的教授人數是一年比一年多,這也讓新一代學術工作者能實際就業的機會大幅減少。
台灣高教工會理事長劉梅君:「這種臨時的,這種老師的方式可以減少,那麼我相信它可以再增加,雇用人數就會增加,也會安定這些年輕老師們。」
台灣高教人才充沛,就連大陸福建省都計畫,從現在到2020年將從台灣引進1000名優秀教師,這等於創造了台灣人才流失的機會,事實上,大陸許多學者也寧願留在美國,台灣教師過去能不能順利升等也是個問題,不過教育部看法很樂觀。
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:「這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台灣的成功,同時呢也讓其他國家的人民,學校的老師、師生家長都對我們的教育,對我們台灣人的發展有更深的認識。」
62年次的蕭旭智,目前在國北教大文創系擔任助理教授,從研究員到現在,一共4年時間,對於福建延攬台灣高教人才,他認為除了得看延攬人才的學校能不能符合自己對生涯的期待,也還要視個人狀況而定。
國北教大文創系教授蕭旭智:「高教它是比較接近一個長時間的事業,他必須要考慮到個人的家庭狀況,然後身心狀況,所以基本上我是不會考慮去的啦。」
教育部也規劃了「玉山計畫」,內容包括玉山學者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,還有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0%,目標就是要透過獎勵留住也吸納人才,但也遭到質疑是否在獨厚資深專任教授。
台灣高教工會理事長劉梅君:「怎麼來判定一個人是頂尖、拔尖的?那些人對台灣社會的實質上的貢獻在哪裡?」
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:「對於45歲以下有潛力,甚至他未來發展還有他的領域,是我們發展要的這樣的人才,我們會著重也會優先來考慮。」
台灣優秀人才多,但部分年輕學者卻面臨無用武之地的命運,怎麼讓他們適得其所一展長才也不造成高教人才的出走,能靠什麼計畫解決多少問題,他們都在等一個答案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