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使用海報宣傳有百年歷史,收藏過上萬幅電影海報的吳俊輝說,電影海報是電影的「超大名片」,當中具有藝術、設計感及具備多項增值元素的,在市場交易價格上有望年年翻漲。
世新大學廣電系本科生、英國布魯奈爾大學設計管理與品牌策略碩士畢業、收藏電影海報資歷超過20年的吳俊輝,在電影海報圈小有名氣,前年起也將手上的藏品依照主題規劃,陸續在台北、湖南長沙舉辦電影海報巡迴展,今年9月也擔任《16釐米》電影海報商家開幕首展的講座講師。
走進吳俊輝的海報收藏間,他拿出導演楊德昌的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法國大版海報(1992年印刷、120x160公分),開始介紹電影海報的主要構成要件,包括主標、主視覺(Key Art)、導演及演員名稱,以及製作發行商等。
吳俊輝說,世界上的第一張電影海報,要追溯回1895年12月,法國的盧米埃兄弟為了宣傳《火車進站》等一系列電影短片、製作名為「盧米埃電影」的海報;早期的電影海報以訊息告知為主,是吸引觀眾、片商及媒體關注的傳播工具,現在的海報講究更多,不僅是宣傳品,也可能是藝術品、投資品。
「誰說電影海報就很俗氣」吳俊輝解釋,電影海報的設計有許多是在藝術作品中做延伸。舉例來說,電影《ET》小男孩與外星人手指碰觸的經典海報發想,是來自於米開朗基羅的巨幅壁畫「創世紀」。
此外,還有電影《小鬼當家》主角麥考利克金手摀臉的海報主視覺,則是源於挪威畫家孟克創作的「吶喊」等;有的海報也會跨界找大腕藝術家操刀,例如幫錶商SWATCH設計手錶的比利時全才藝術家弗隆(Jean-Michel Folon),就曾為伍迪艾倫的電影《開羅紫玫瑰》設計海報。
吳俊輝進一步說,有些電影海報因為呈現了美學藝術性、多元的文化觸角及設計巧思、並具備學術研究性等多方範疇,美術館也會將電影海報當成館藏,例如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。
至於開始認真把電影海報當成投資品,吳俊輝笑稱一切都是「偶然」,他曾在10多年前以新台幣2000元購入電影《花樣年華》的日本B1大版海報,如今在市面上看過有人出價美金1300元要買;6年多前購買電影《黑天鵝》的英國預告版直式海報,一套4張當初入手價格為新台幣6000元,現在拍賣會場的價格已經來到美金2500元。
電影海報投資市場其實非常活躍,吳俊輝分享這20多年來的經驗指出,好的電影海報,身價有機會年年翻倍成長,而值得投資的海報除了有良好的設計及藝術感外,也跟這部電影的票房、導演、演員、有無得獎有關,並要在海報的印刷方式、存世數量、保存狀況,以及取得難易與需求程度等做綜合考量。(中央社)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