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縣近來流行「不山不市」的學校新名詞,它距離市區有點遠,卻又不是山區的原住民學校,相較於市區資源多、山區關愛多,不山不市的學校只能靠自己。因此有的是籃球場坑坑巴巴,籃框嚴重破損、盪鞦韆壞了2年還沒修;對照偏鄉學校備受關愛,中央補助多、民間捐贈也不少,真的很克難!而這種不山不市的中小學,佔了全縣3分之1以上。
打籃球不是該滿場跑嗎?但學生們全集中在這一頭的籃球架下打球,因為另一頭的籃球架,螺絲鬆脫嚴重破損,裂開的籃板間還長出小樹苗,根本無法使用,而整座水泥籃球場到處坑坑巴巴,隨時都有摔跤的危險!
學生:「有時候腳會扭傷!」
更扯的是,一旁的盪鞦韆圍起了封鎖線,禁止學童靠近,學生們說已經2年沒有鞦韆可盪了!這是位於屏東縣潮州鎮的小學,一樣都是迷你學校,山上的長榮百合國小,學生們一字排開開心盪鞦韆、乘木馬,難以想像沒有這些遊樂器材,下課怎麼辦?
學生:「鞦韆不能玩,我覺得很難過。」
山上的小學上課有電子白板,喜歡音樂的話全校5台鋼琴,每個教室都有電子琴,隨你碰觸練習,比起山下國小只有一台鋼琴,真的幸福多了!
長榮百合校長陳世聰:「因為不山不市的學校,一方面它的規模比較小,然後再來它的族群色彩,也不會被優先補助經費。」
屏東206所國中小,像這種小而缺資源學校超過3分之1,不靠山、不靠市區,近來被灌上「不山不市」新名詞,相較於市區資源多、山區關愛多,「不山不市」就是凡事只能靠自己,成了最窮困的學校。
因為官方的補助,多半根據學生數及班級數,像是電腦設備維護,6班以下3萬元、24班以上15萬,不靠市區的小學校當然沒有市區多;受到的關愛也不及偏鄉,以每年的房屋修護為例,平地3萬、山區離島3萬8,原住民的學校還有中央原委會力挺,民間企業也偏愛捐助山區學校。
教育處副處長許沛祥:「發展出學生的特色學習,我們都會全力來支持!」
教育處建議學校發展自己的特色,可以主動申請補助;另外也打算成立平台,整合民間企業的資助,避免資源分配不均。只是這種「相隔一公里、資源差千里」的困境,目前依靠的,還是憑校長本事到處找資源。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