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校園民歌風潮鼓舞新加坡1980年代推動華語文《新謠》;泰國民歌影響林生祥與交工樂隊錄製反水庫運動歌曲專輯,台灣和東南亞相交影響可在當代敘事影展找到一些脈絡。
今天起展開的2017當代敘事影展策劃時代與歌主題,呈現不同時地的民謠運動和抗爭,廣邀來自泰國、印尼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影片。主辦單位並以專文方式推介台灣觀眾不熟悉的東南亞導演作品。
片單重東南亞口味與新南向政策無關,恐怕與策展人鍾適芳的文化敏感度有關。她在新加坡多種族的環境長大,回台灣後從事音樂行業。
她為本屆影展加入音樂元素,開幕選映泰國1977年紀實劇情片《桐潘》(Tongpan),另匯集泰國蘇拉猜(Surachai Nga Caravan)、台灣楊祖珺和林生祥、馬來西亞由諾(Azmyl Yunor)3個世代的異議歌手,以音像為歌謠連結運動正名,20日舉行時代與歌--亞洲異議歌謠之夜,為影展揭幕。
鍾適芳親身經歷過新加坡廢華校的年代,她表示,鄧寶翠執導的《我們唱著的歌》,完整呈現1980年代新加坡青年以華語文創作歌謠的風潮,有助理解語言文化的政治性和音樂工業間關係。
新加坡《新謠》是受到台灣1970年代「唱自己的歌」的鼓舞,先驅民歌手、現任職文化大學副教授楊祖珺首度拍攝的紀錄片《尋覓李雙澤》,講那個年代那些熱血青年的故事。
由楊祖珺的兒子林家民執導、拍攝白色恐怖時期氛圍的「東所」也安排在影展中放映。
鍾適芳表示,台灣對東南亞導演的紀錄片認識很少,她舉較熟悉的泰國導演為例說:「不少泰國導演學美術,他們的影像風格化,在政治環境壓抑的環境下,大量運用隱喻的手法,構圖成熟,剪輯呈現以特殊的方式說故事。」
特映場放映泰國導演諾塔瓦(NontawatNumbenchapol)《曼谷青春記事》(#BKKY),故事訪問100名年輕人,他們追尋的快樂大異於將領出身的現任總理帕拉育。曼谷青少年看似無所謂的態度,事實上是對家國意識的潛意識對抗。
第三屆當代敘事影展10月20日至29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行。(中央社)
◤Blueseeds永續生活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