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向陽今天和台灣文學學會多位學者一同在台北召開記者會,支持高中國文課綱「大幅調整」,降低文言文比例,增選台灣詩文。
教育部課審會委員近期對於高中國文課綱,是否該調降文言文比例,以及該選哪些文章,各方意見呈現拉鋸。包括學生代表在內的多位委員,提案普通高中國文文言文比例從現行的45%到55%,調整為以30%為上限。但包括教改論壇等教育團體,則認為會影響下一代語文能力,不贊同調整,並質疑調降派背後的意識形態。
台灣文學學會理事長、詩人向陽(本名林淇瀁)今天和多位台灣文學學者今天下午一同在台北教育大學召開記者會。他指出,台灣學生在國際PISA測驗(國際學生能力評量)中,閱讀表現較落後,國際排名遠遜於數學、科學等科。國語一路讀十幾年,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癥結就跟國文選文有關,文言文比例過高,加上文化基本教材,高中生大概75%的時間都在學文言文,對學生、家長都是沉重負擔,「否則我們不會有那麼多國文補習班。」
向陽說,國文教學的重點,是要讓學生會寫自傳、一封求職信,和朋友在網路溝通時,能寫出一篇很有邏輯的短文,這才是國文課該教的。
向陽並說,現在課審會都還沒有定論是否要調降文言文比例,甲案、乙案都還沒選定。媒體有許多「誤會」的報導,將焦點放在多選了哪幾篇台灣詩文,不斷傳遞對台灣文學的「刻板印象」。
賴和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、曾參與課綱審議的陳萬益表示,台灣的國文教育太強調「讀」,卻忽略了「聽」、「說」,不重視與人溝通的方法,「寫」的部分,也不著重作文的邏輯訓練,而流於表面文辭。
陳萬益認為長期僵化的語文教育理念,要求孩子去記誦中國5000年文學作家的生平和風格,把孩子的想像力、學習興趣完全扼殺,他主張:「多開幾扇窗,讓新鮮空氣進來。」讓孩子從所生存土地的經驗出發,閱讀時才會有感覺。
向陽等人支持大幅度調整課綱,並強調是站在台灣文學界的立場,而非站在意識型態、或是支持官方觀點。他們也希望和中文系、華文系的眾多夥伴們一起推動國語文的教學。 (中央社)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