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不會有第二位齊柏林了…劉克襄公開生前信揭真性情

編輯 何文君 報導
發佈時間:2017/06/12 10:09
最後更新時間:2017/06/12 10:09
圖/中央社
圖/中央社

導演齊柏林搭乘直升機為《看見台灣2》勘景時,不幸墜機罹難,事實上燃起他對自然生態興趣的,是18歲那年齊柏林在書上看見劉克襄的作品,也因劉克襄的牽線,造就了他想拍《看見台灣》的決心;11日劉克襄在臉書上公開齊柏林生前寫給他的2封信,希望大家會「更認識這位真性情的老弟」。

劉克襄在文中提到,看見電視仍在播報齊柏林的空難事件,都是以悲傷的訊息為多,其實「柏林是樂觀的人,不見得喜歡這樣的報導角度。」接著公開10年前,齊柏林寫給他的2封信,希望能透過這些信,讓大家認識《看見台灣》前的他。

 

圖/劉克襄臉書


信中內容,是齊柏林向劉克襄分享翱翔在台灣上空的感動與心得,提到自己「很用力的在看台灣的土地、攫取大地的影像,很驕傲」,齊柏林更說,「把紀錄台灣當作自己一輩子的使命」,更謝謝劉克襄是啟發他接觸自然生態攝影的最大因素。

而今早齊柏林遺體空運回台北,劉克襄一早便在臉書寫下長篇文,感慨飛機應該會沿著東海岸飛行北上,將以文章和齊柏林提供給他的豐濱一帶空照,朝天空行注目禮;劉克襄回憶,齊柏林高三那年,看見劉克襄一張躲在關渡沼澤拍鳥的照片,開啟他對自然生態探索的熱情。
 

齊柏林在2年前提供給劉克襄的空拍照片。圖/劉克襄臉書


7年前他倆首次見面,齊柏林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,也讓他更有勇氣翱向天際,開始記錄台灣,之後劉克襄一次牽線他到大學教課,讓齊柏林發現靜態照片不如動態記錄來得生動,因而造就了《看見台灣》的產生。劉克襄最後淡淡的說,「短時間內,應該不會有第二位齊柏林了。對我而言,《看》片不但提供一個重新審視家園的角度和美學,背後還有一個精彩的勵志故事。一個平凡成長的青年,如何因堅持喜愛的事物,在重重困難下,最後實踐了美好的夢想。」

【齊柏林生前信件全文】

1.第一封

剛開始覺得自己像美國大兵
每一次直升機開著艙門起飛
如同去叢林搜索作戰ㄧ般
很臭屁

作品開始發表後獲得許多朋友、讀者的鼓勵
每次的飛行都感覺自己像隻老鷹
很用力的在看台灣的土地、攫取大地的影像
很驕傲

後來更多飛高山大海的機會
看到自己搭乘直升機的渺小影子
在不穩定的壞氣流中搖晃飛行

 
讓我感覺像隻小蜜蜂無法掌握飛行的方向且心生恐懼
從921到敏督利
更敬畏大自然的力量
我開始領悟要以虔誠謙卑的心來紀錄台灣
把這份工作當成自己一輩子的使命

遇到強風亂流雖然害怕
就把它當作是風的SPA

很高興被您稱為老弟的柏林 敬上

2.第二封

老師好
感謝您計畫對我的攝影工作為文
受寵若驚啊~
我實在是一個沒啥故事的人

記得是高中開始看到大自然季刊
對許多山林蟲鳥的攝影作品產生極大的興趣

 
遂開始刷油漆打工存錢
買了Nikon FM2單眼相機
如今回想這個過程仍記憶猶新

當旅鳥的驛站一書出版時
我再去打工買了ㄧ顆500mm反射式的長鏡頭
並將此書當作我模仿學習的範本
平時就放在攝影包包裡 想跟著您的足跡在淡水河系拍鳥
很慚愧的是後來去當兵就沒有繼續拍鳥ㄌ
主要原因是由於視力欠佳 每每拍鳥對焦特別吃力
回家搭公車連車上的號碼牌都看不見~很瞎啊 
如果當年鏡頭有自動對焦就好ㄌ~呵呵

收到老師來信趕緊將旅鳥又找ㄌ出來回憶一番
尤其封底的攝鳥英姿可讓我崇拜不已
學生時代懵懂無知
也沒人教導什麼是自然生態
是您的攝影圖片引領我進入影像的世界
自知自己不是做學問研究的料 
卻也夢想可以當個作者出本書
我想攝影是個機會吧
於是在專科讀書時即立志從事攝影工作
念書只是為滿足父母對我學歷的期望罷了

坦白說那個時候對台灣的自然生態和土地根本沒有想法
但是旅鳥一書及大自然雜誌悄悄注入了生態教育的觀念
一直在我的心中
進入職場以攝影為業飛上天空只是一種商業的行為
但飛行天際拍照時我開始懷疑台灣是個寶島
因為我在空中看不到美麗的福爾摩沙
這個疑惑讓我暗暗下了決心要記錄台灣
我希望讓更多人可以看見台灣土地的真實面貌
才會去珍愛台灣

我深信旅鳥的驛站在當時對我的未來提供ㄌ指引的方向
希望有機會再與您見面
因為您是小弟的偶像嘛~哈哈

◤2024史上最熱一年◢

👉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?

👉半顆高麗菜破百,極端天氣惹禍

👉這4電器吃光荷包!教你省電祕訣



#齊柏林#看見台灣#劉克襄#信件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073

0.0531

0.16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