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國家兩廳院主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是台灣年度藝文盛事,9年來吸引數百萬人欣賞,讓台灣的春季充滿美好的表演藝術。今年TIFA進入第9年,成效如何,請看藝文潮的報導。
由國家兩廳院主辦的「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」,2017年進入第9屆,9年來吸引510萬人次參與場內外藝文盛事,也因此讓台北提升為亞洲文化之都。
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:「我們也是藉此,讓國內團隊,因為如果他們參加過一個藝術節演出或接受邀演,對於一個團隊的履歷來說,它是比較亮眼的。
TIFA,就是台灣國際藝術節的英文簡稱,過去3年觀眾人口不受景氣影響,23到30歲的觀眾增加20%,65歲以上觀眾增加15%,9年總受惠人數510萬人次。TIFA舉辦9年來,對國內表演藝術幫助頗多。
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:「在談的過程,我們就會說,可不可以做不同的東西,他們想了說,有沒有可能做音樂劇。」
音樂劇成本高,如果沒有兩廳院經費挹注,台灣自製已經很困難,TIFA多年來進口的表演節目比重大,開拓了觀眾的國際視野,但以歐陸為核心的前衛節目,不容易被觀眾接受,有曲高和寡的疏離感。
導演鴻鴻:「比如今年有個《誰怕沃爾夫》,它是一個很棒的德國前衛導演,他的作品相當受歡迎,但來的作品需要德國的文化背景才看得懂。」
2012年舞蹈空間和法國卡菲舞團,受TIFA邀約合製的《有機體》,演出相當成功,也獲得歐洲巡演的機會,是TIFA走入國際的案例之一,但這畢竟是少數。
資深劇評人王墨林:「它(TIFA)跟香港藝術節不太一樣,因為香港藝術節它有品牌,我們會信任它的製作水平,那台灣有點亂,台灣在審節目各方面有點亂,不夠專業。」
香港、日本先不說,比起亞洲其它國家文化的興起,台灣藝文團隊出走大陸的很多,在台灣發展的已倍感壓力。
國表藝董事長朱宗慶:「國際演出機會這麼多,國際場地這麼多,國際藝術節這麼多,我們到底會不會被邊陲化,那麼目前不會,我就講3到5年,我講白話算保守的。
TIFA在台灣很少形成討論氛圍,如何行銷包裝和推廣,讓藝術不侷限於兩廳院20萬忠誠會員,並且能和台中歌劇院、高雄衛武營組成表演聯盟,資源分擔共享又能做出區格,這一切考驗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和三大館所領導人。
下載TVBS新聞APP,抽1萬元電子禮券! 活動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