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農曆過節迎新年,台北南門市場總是聚集各路招牌年菜,把大江南北的美味交織成屬於大時代的記憶味道,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美食作家黃學正和上善人文基金會的腳步,一同踏進城南的美食之旅。
元宵、黑糖、老火腿、一顆顆飽滿壽桃還有傳統糕點,說到台北南門市場,絕對少不了這些記憶中的老味道。
蔡萬興老店老闆娘曹愛琴:「元宵是乾糯米粉做的,湯圓是濕的糯米粉做的,過節的時候,我們家族都通通會出來幫忙。」
北方元宵、南方湯圓,同樣都是糯米麵衣,但包法可是大有學問。
蔡萬興老店老闆娘曹愛琴:「元宵是用滾的,一層一層一層滾上去的;湯圓就必須要用手包,一顆一顆一顆包起來。」
從內餡到外皮,全是純手工製造,過程雖慢但紮實做工,美味一傳就是一甲子。
蔡萬興老店老闆娘曹愛琴:「因為我們從小看到大,這些東西我們有些堅持,當然媽媽交代,我們就照著做,所以到現在,媽說怎麼做我們就是怎麼做。」
台灣人採買年貨,最重視的就是家鄉味,漂洋過海的湖州味道地又特別好賣。
南園食品老闆娘鍾奶奶:「我們的上海粽一定要用這個草繩,這個粽子有一定的標準,這個璈在這裡,這個殼一定這樣對殼,這個品質一定要這樣,粽子一定要包得緊。」
手要拉緊、繩子要捆好,米粒更要壓得密,再把粽葉層層包好,小買賣做工繁瑣,雙手滿滿皮肉傷,但再累、再苦,也要堅持最好品質,就像這一串串風味火腿,用天然食材手工做出最溫暖的人情味。」
上海火腿食品老闆劉福生:「用多少心血在上面,食品會反映出來,付出的就在這個上面,完完全全就是表白給你,你用心做,它就好;不用心做,它就壞給你看。」
除了新鮮現做年菜,這一顆顆雪白丸子,更是年夜飯上少不了的經典配菜。
協勝福州商店老闆趙善誠:「一般的話我們福州人就是包燕丸,或是有人切絲拿來熬湯,過年的時候福州人都會吃這個。」
4點起床、4點半上工,從打魚漿開始再到仔細一顆顆塑型,從無到有那份成就感 ,從心底油然而生。
六合市場福州魚丸老闆曾道遠:「在魚丸做好打包完準備出貨的那一刻,我會覺得我手上這些東西,我要送出去的貨是我精心準備的,我一大早起來很專心、很認真、很努力地做的成品,我要拿去給別人買、給消費者吃。」
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徙來台,來自大陸各省的民眾,也把家鄉味一併給帶了進來,走一趟南門市場,城市的老故事全藏在裡頭。
上海合興老闆任台興:「我讀小學開始,它就是一個交通要道,很多單位在這裡轉車、在這邊出發,外省人軍公教經過,就會看到這是家裡的味道,他就會買一點走,久而久之很多人都會說,南門市場有外省料理。」
雙層木造日式樓房是以前的舊市場,中庭有腳踏車空地,前面賣菜、後面賣吃的,外省、本省小朋友全玩在一起。
聖林小吃部老闆娘蔡秀誼:「大家互相玩在一起,吃飯也在一起,他常常來我們家吃我們的台灣菜,他也常常送我們他們的外省菜,混在一起比家人還親。」
新舊歷史層疊交錯的時空背景,更是老兵伯伯的年輕回憶。
南門市場老顧客薛杜:「南門市場我一年起碼來好幾次,有時帶點小吃、買點菜回家,差不多60多年的習慣吧。」
老建築、老店家,互相交織出的老滋味,讓每項食材、每匙調味,都再再傳承著百年跨時代的共同記憶。
圖/上善基金會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