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多元與包容是台灣最大的價值。」來台40年的馬來西亞籍小說家李永平,從第2屆得主作家黃春明手中接下國家文藝獎獎座,成為首位獲獎的馬裔作家。他表示,自己能獲獎代表「台灣社會開放多元,台灣文學寬大而包容。」李永平說,在台灣從事文學創作者,沒有不受黃春明大師影響。「一位馬來西亞僑生站在這裡,接受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,好像作夢一樣,一點都不誇張。這是一場夢嗎?不是,因為獎座是真的,在座的各位也是真的。」
第19屆國家文藝獎日前舉行頒獎典禮,得獎者為作家李永平、藝術家吳瑪悧、舞蹈家何曉玫、北管藝師莊進才、建築師潘冀,由黃春明、林懷民、王秋華、李元貞、陳虞鎰則擔任頒獎貴賓。
「這個獎是頒給我的時代,我只是代表這個時代得獎。」藝術家吳瑪悧從大學時代老師李元貞手中接過獎座,她在解嚴前2年自德國返台,作品批判政治、與社會對話。她認為自己的創作是隨著解嚴前後的時代氛圍轉變,「帶著批判的精神,走在藝術的路上。」她哽咽說,這個獎應屬於與她一同努力的同時代藝術家,她只是代表領獎。「我創作藝術是希望給小小世界一些施作的力量,如果能夠帶來改變就太好了!」
第6屆得主林懷民頒獎給何曉玫,「舞蹈對我充滿魔力,編舞是天職。」舞蹈魔力來自身體,卻涵蓋情感與思想,「我把這個魔力提煉出來分享給大家。」她從舞蹈中「感受人的謙卑渺小,明白自己的脆弱與不足。」她表示:「沒有林懷民,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,未來將以老師為目標,希望有一天可以跟老師並駕齊驅。」
建築師潘冀從91歲女建築師王秋華手中接過獎座,他表示,剛創事務所時,王秋華給予許多協助,迄今仍常到事務所提供意見。潘冀感慨台灣不重視建築,「建築是文化的代表、歷史的象徵、科學、藝術與環境融合的產物。好的建築少人褒、壞的建築少人貶,遇到災難才來檢討。」感謝國家文藝獎「將建築當藝術獎勵,也期待這樣的觀念能夠更深入人心。」
83歲的北管藝師莊進才全程用閩南語致詞。他表示北管藝術的處境很困難,北管現在「沒市場、演出機會少」,希望大家搶救這弱勢文化,「祖先傳給我們的文化資產如果沒了,嘸彩(可惜)啦!不要讓祖先傳下來的文化消失。」(攝影:何孟娟)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