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受文學愛好者關注期待的文學大師電影《他們在島嶼寫作》,經過3年多的細琢精煉,第二系列已盛大推出,連結台、港兩地白先勇、林文月、瘂弦、洛夫、西西、也斯、劉以鬯7位文學大師的身影。白先勇表示,當年千辛萬苦辦《現代文學》,現在回想起來卻是他文學生涯中最快樂的時期;林文月則強調,對寫作者來說,精彩的讀者是最重要的,「請大家批評我就可以了」。
文學評論家楊照指出,文學的價值在於「抗拒時間,避免遺忘」,一旦文學被遺忘,對臺灣來說無疑是場災難與可怕的沉淪,《他們在島嶼寫作》文學大師系列電影,形式雖然近似紀錄片,但手法及影響卻超越紀錄片,讓華人世界為之震驚感動,不僅讓人不會遺忘文學,更深刻的感受到文學可以把人帶到更深刻的境地。
作家林文月翻譯《源氏物語》,散文集更開台灣飲食、旅遊文學書寫之風潮,柯慶明說,許多人讚美林文月握有「文筆、論筆、譯筆」,但擁有「畫筆」的林文月當年差點讀了師大藝術系,而林文月授課精彩,顯然還握有「粉筆」,其實應是有五筆。
與白先勇相交相知近半世紀的奚淞,認為懷有赤子之心,情感豐沛溫暖的白先勇,繼承了從李商隱、湯顯祖、曹雪芹以來的抒情傳統,負起了展現中國美學的傳承。導演鄧勇星則說:「非常謝謝白老師讓我陪著走一段,但這一趟路非常的美。」
國際名導陳果首次拍攝紀錄片,他表示拍攝紀錄片的創作過程靈巧生動,隨時應變,花的時間也多,如果沒有持續思考探索、忍耐力,很難拍到心目中想要的東西。「很幸運這次拍的是我喜歡的文學,這個主題本身不止是純粹的精采文字,還有作家本身的人生歷練、成長和世界觀,最重要是呈現他們下筆之時的社會現狀,原來用文字來記憶更是雋永難得的,我特別享受這個學習過程。」他強調紀錄片沒有劇本,因此導演與文學大師的溝通變得很重要。
導演黃勁輝表示,曾在病榻前握著也斯的手承諾,無論多麼艱難,一定會完成這部紀錄片。為了實踐這個諾言,拍攝團隊走過美國、瑞士、葡萄牙、台灣等多個國家,訪問名單超過四十個,這樣難得的拍攝經驗讓他深感,「如果紀錄片是一種生命,孕育六年才誕生,名字叫做:《東西》。」
林懷民認為台灣是個奇特的小島,任何累積都很難,尤其3C產品開始取代文字後,文化累積更是事倍功半,因此用影像說故事,讓觀影者再回到閱讀文學,正是「文化界遊俠」童子賢及目宿媒體的用意所在。
出品人童子賢表示,《他們在島嶼寫作》企望透過影像向文學大師們表達敬意與謝意。「在顛沛流離、亂世遷徙中,仍能創作出真情、細膩、盪氣迴腸文學作品的一代大師們,如此的深情感人都紀錄在文學電影中。」
製片廖美立指出,《他們在島嶼寫作》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一路走來有許多奇蹟,如果文學電影有幾分成功,絕大多數的成功原因都來自於受到讀者敬愛的文學大師們。「台灣曾經是詩人、文學的國度,我們何其幸運有如此重要的文化資產及文化力,不應該只讓文學大師們在台灣發光,更應該對華人世界發揮影響力。」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