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【一步一腳印】王家的三色布丁 從傳統轉為創新

記者 徐沛緹 / 攝影 劉文彬 報導
發佈時間:2011/08/07 22:08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夏日午後是王聖文母子最緊張的時候,10坪大的店面裡,一個下午要送出去好幾百份的三色布丁冰,給客人消暑。

訂單一來,母子倆忙著準備包裝和外送,暑假還請了好幾位工讀生來幫忙,全因為王媽媽對於布丁外送有個堅持。冰店老闆娘王媽媽:「我們又不能說事先包起來,因為第一個沒防腐劑,再來就是說,你食物的新鮮度一定要控管嘛,你如果說你東西事先包起來的話,那第一個你時間過長,跟微生物接觸,因為你包起來,它就會跟空氣接觸,所以產生微生物,那時間過長的話,食物就不安全。」

在意甜品的新鮮度,這2年,王家還為了這一個10坪小店,蓋了60坪的中央廚房,鍋具、製作流程,比照食品衛生管理法,負責製做食材的王聖文,還得穿上防塵衣帽、口罩和鞋套,才開始每天的工作,而這個中央廚房,正是王聖文掀起賣冰10幾年的王家,一場家庭革命的地方。

冰店第二代王聖文:「家裡的客廳,開始製作這些產品這樣,就是很簡易的器材在製作,那其實一方面非常的克難,一方面非常辛苦,那再來就是說,我們對食品安全跟衛生方面,是沒有辦法完完全全去顧慮到。」

雞蛋、牛奶、巧克力3種口味的布丁,最單純,不需添加多餘香料,是王家的主打。王聖文:「因為一開始,我爸媽在做這個行業的時候,其實很簡單,就是跟一些原料供應商來進貨,像布丁粉,它們只是沖個熱水,就可以變成布丁了,那其實做法也很簡單,就是跟它們批貨進來,我們製作一下,就可以賣了,那口味也非常多元,那但是我們後來 發現一件事情,就是說其實它給我們的東西,每一批貨來的東西,好像品質會一直會有所差異,品質會參差不齊,那消費者去吃到的東西,也會感覺到說,這好像不是那麼的自然,那我們有意識到這件事情。」

王爸爸、王媽媽後來改成自己研發,不用現成的布丁粉沖泡,以奶粉和糖熬煮,食材簡單,現在也有了大鍋爐代勞攪拌,那也是因為王聖文記得爸爸當時的辛苦。王聖文:「非常傳統,就是一個鍋子,然後一個攪拌器,用手一直不斷的攪,那我記憶很深刻是,我還沒有開始在工廠幫忙的時候,每次我爸煮完布丁,就一定要去診所打針,打止痛針,因為他的手已經做到真的痛到舉不起來了,對,因為一個鍋子只能煮3到4桶的布丁,那每天要煮個差不多50桶到60桶,所以他要一直攪、一直攪,攪得滾了,又要倒,然後又要重複個2、30次。」

奶粉不拌勻容易沉澱,不攪拌又會燒焦,這是讓布丁口感滑嫩的訣竅,也是讓王爸爸做壞身體的原因,7年前王聖文退伍回家,看在眼裡,就想要增加自動化設備,幫爸媽分擔辛苦,因為王家的布丁口感、視覺力求繽紛,裡面的每一樣配料講究的是工。

布丁的最佳配角是芋圓,芋頭都是王媽媽多年來自己上市場挑的。王媽媽:「挑芋頭喔,我跟你講,賣芋頭的曾經不賣我芋頭,他叫我一定要自己本身去挑,他才要賣給我,我每次都拿一個菜刀去,然後剖開,那個芋頭好壞,其實你可以看它質地、紋路。」

被賣芋頭的當「奧客」,王媽媽還曾經對賣芋頭的曉以大義一番。王媽媽:「那我有跟他講,為什麼我要求這麼高,第一個,我芋頭不加色素、不加香料、不加防腐劑,如果說你芋頭的質地不好的話,它沒辦法做出好的品質,像外面有人他可能就加香料啊、色素,看起來就很好、很香,因為我們沒加,你芋頭不好,一定沒辦法做到那種質地。」

只是每次當媽媽買回芋頭,王聖文一家人的惡夢就開始了,一天3百到5百斤芋頭,削皮削得雙手的刺和癢,早已麻木,接下來的切塊清洗,都是為了再次確認留下的芋頭沒有瑕疵,以前沒機器代勞,只好用手工再刨成絲,好和成麵糰。」

王聖文:「那其實就算是芋頭含水量比較高的,我們粉也不能加得過多,那我們標榜就是說,我們吃到的芋圓裡面,都可以吃到芋頭的比例是非常高的,不像有些業者,他是粉加非常多,1百斤的芋頭可以做2百斤的芋圓,那我們通常是1百斤的芋頭去做出來的芋圓不到1百斤。」

芋頭麵糰是用手揉出來,揉成長條,再切塊,這個步驟也得靠人工,機器切的口感就是不對,王聖文曾被父母阻止過 他這樣求速成。王聖文:「因為我爸媽很堅持的是傳統的做法,我們並不是說現在很多人是加太多的添加物,那他可以很容易地就可以做起來,我們是用很傳統的方式,所以說我們必須花雙倍的時間,甚至是3倍的時間,去做出一樣產品,小時候,我們還沒有一些自動化設備的時候,我們從早上貨物送來,開始處理作業,一直做到全部完工,包裝好,可以回家了,大概是隔天的早上凌晨,才有辦法回家。」

小時候王聖文心裡有很多不甘,長大後又有很多不捨,爸媽再怎麼用心做出來的甜點,家裡的小店10多年來都還是個沒沒無聞的小攤子。王聖文:「我曾經看過客人來買我們的布丁,那因為我們以前還沒有設計包裝的時候,是用菜市場那種紅白的那種塑膠袋在包裝,那有一次我就發現一個客人,他買了我們東西之後,馬上提到外面我們的桌邊,把它從他袋子裡面,拿出一個百貨公司的提袋,把我們的布丁全部裝在那個百貨公司的提袋,那我這個時候就意識到一個事情,我們東西很好吃,受到肯定,但是我們消費者希望,它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看的包裝,能夠讓它更有質感的,因為他可能是想要去請客人吃。」

王聖文看在眼裡,也和父母溝通了好久,想建立品牌,重新裝潢店面,建立中央廚房,但總是難以達成共識。王媽媽:「小孩子說這一途就是太辛苦,他們剛開始沒有那個意願要傳承,那你說他沒有那個意願要傳承,如果說你花了那麼多錢,那你下去,等於說沒有人傳承這個,等於白費工了,那個錢是白花了。」

王聖文:「那他們的觀念是說,我們已經做得很穩當了,其實沒有必要再去多花這個錢,也不見得他們會覺得多花這個錢,其實可能也不見得有多大的成效。」

兩代的難題始終存在著,王聖文看不慣店面還擺著辦桌用的摺疊桌椅,就先瞞著爸媽連夜換了。王聖文:「那我跟我父母親提,那他們會覺得說,我們何必多花這個錢,那於是因為後來我就自己花自己的錢,去買了一套當時很流行的玻璃桌跟藤木椅、桌椅這樣子,那我就自己偷偷的去買了一套,然後趁晚上打烊的時間,開著貨車,把它送過來,全部換掉,然後隔天一來他們看到也嚇到。」

王聖文找人設計商標,談好折扣,還是被爸媽回絕,幾番不愉快下來,王聖文也曾經痛苦放手,離開家3次。王聖文:「這個過程當中,我也曾經說,家裡的氣氛很不好的時候,那我就是先離開、出去外面上班一陣子,那家裡真的可以接受我的意見,或是真的需要我的幫助的時候,那我再回來繼續的執行我現在要執行的事情。」

王媽媽:「他有要改變、想要去傳承的時候,我也要確定說他是不是百分之百,如果說他真的很堅持,他會三進三出,然後再回來,就表示說他真的慢慢他比較確定他可能有那個意願,是比較強烈的要去傳承,那後來我也支持他啦。」

讓王家兩老態度轉變的關鍵點,還有一件事。王聖文:「那最後最後真的決定,讓我爸媽決定說,一定要做的事情是那個點,重點是是在於那一年剛好在我們的隔壁的隔壁,有一個知名的豆花品牌,來我們這邊開店,那就是很明白的要跟我們來做一個面對面的競爭這樣,在那個時候呢,原本是處於比較保守,跟想要保留現狀態度的我的父母親,馬上意識到競爭對手已經到我們家門口了,那馬上意識到這件事不得不做。」

店面重新裝潢,打造中央廚房,王聖文的規劃一一進行,機器是用來輔助人力,讓工作更有效率,但布丁、芋圓種種配料的做工,都還是得延續爸媽的標準,王聖文甚至在接手中央廚房後,把爸媽習慣用來配剉冰的果醬都停賣了。王聖文:「客人每天都會問說,為什麼沒有椰果?為什麼沒有果醬?那我的理由很簡單,就是那個東西我無法保障它是不是安全,那我們販賣,我們會有風險,那客人吃到他的肚子裡面,也會有相當的風險。」

王聖文才剛剛接手生意,但這件事又一度引起父母的質疑。王聖文:「那我如果拒絕這個東西的話,這是等於說去阻擋客人的需求,那好像是在阻擋自己的財源的感覺,對,那但是為了安全,我還是不得不堅持這樣子做,那時候我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跟他們解釋這件事情,客人要吃果醬,那就改為自己做吧,市場買回來的鳳梨,同樣自己削皮,去除有缺陷的果肉,放入大鍋,只加糖,做法像炒菜一樣,把鳳梨的湯汁和果肉,炒出一比一份量,就成了鳳梨果醬。」

樣樣功夫靠自己這個概念,是從小父母教給王聖文的。王聖文:「曾經很多廠商也來跟我們推過,一罐一罐的小紅豆啊、綠豆啊、蓮子啊,那些都很方便,開罐了就可以賣了,而且它放很長的時間都不會壞,那其實這是它的優點,相對的我們也看到它的缺點,它的缺點就是,它裡面可能添加了防腐劑,而且它的食材吃起來,就是可能不是那麼新鮮,那因為我們早期自己開始處理了布丁跟芋圓之後,那才開始知道說,原來我們把食材處理得品質這麼好,而且是新鮮的狀態之下,生意就會跟著上來,所以說其他的東西,我們也跟著用同樣的精神去處理。」

兩代間的幾番磨合,甜點老店翻新了,王聖文也更加明白,父母教給他的甜品,食材雖單純,但必須要用最仔細的態度,也才能把這份單純,變化出夏日裡的一份甜甜清涼。

【專訪/名人瘦身】

👉視覺-3kg障眼法!藍心湄:掌握挑衣法則

👉12位女星減重菜單 小嫻吃澱粉沒復胖

👉當媽照樣瘦!陳艾琳:運動飲控少不了


#布丁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076

0.0383

0.14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