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物價僵固性輪迴 業者:成本沒跌難降價

記者 黃宇潔 / 攝影 王偉帆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4/12/22 21:57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07:06



這陣子,民眾都想問,物價怎麼不降價?事實上,經濟部長鄧振中,已經打算找相關公會,喝咖啡討論怎麼降物價,反映民意,只是不少業者也喊苦,認為上游成本並非樣樣都降,所以如何向下反應呢?就是易漲難跌的僵固性,惹的民怨上升,再加上年底到了,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「領很大」,也同樣引爆不滿聲浪。


工作人員:「140元。」

冬至湯圓,很多人排隊,一定要吃上傳統口味,但年年成本漲,業者心裡苦哈哈。

湯圓業者鐘奶奶:「他們(上游)的東西跌價,我才會『不漲』,他們東西一直漲,之前不是一直漲嘛,漲了很久啦,已經漲了3年了,我都沒有調整(漲價)啊!」

換句話說,「吸收上漲的成本」消費者看不到,只是近期最有感的油價,已經創下5年多新低,跟一罐礦泉水20元相比,95無鉛汽油甚至還要更便宜,物價怎麼不降呢?

文化大學經濟系主任柏雲昌:「民眾感受不到降價的好處,或者是所得提高的好處,主要是說廠商賺的所得,分配給勞動者的比例越來越低。」

民眾:「油價電價它下跌的幅度,沒有辦法像國際油價跌的那樣的幅度,所以生活的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。」

於是,大賣場抗漲專區總是撿便宜的人多,經濟部長鄧振中也開金口,要消費者發揮力量,用「拒買」來刺激降價,甚至打算找公會來喝咖啡,討論討論怎麼平抑物價。

民眾:「就是物價飛漲的事實,我不知道為什麼,官員們還一直覺得沒有感覺。」

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:「物價本身就是具有僵固的特性,就是易漲難跌嘛!如果你(廠商)自己的原物料,已經有很明顯的下降的話,其實多少應該要回饋給消費者。」



漲上去就降下不來,物價說實在,自由市場的競爭,官方也沒轍。

文化大學經濟系主任柏雲昌:「看誰對市場的控制力比較大,經濟部是很難插手,管非國營的公司,所以在這個時候,經濟部只能用勸導的方式,恐怕沒有辦法來進到市場,來直接管制一定要降到什麼程度。」

民眾:「他們現在已經能賺這麼多了,不太可能會降價。」

或許就是施政無感,讓小老百姓到了年底,總是不滿國營事業「領很大」,台聯立委提供資料,發現行政院所屬的15家國營事業,每個員工平均可以領2.5到3.2個月不等的年終獎金,平均20萬元,其中,中國輸出入銀行就有28萬2163元,台電和中油平均預估也有23萬元,台鐵則是12萬。



國發會主委管中閔:「不會是每個人吧!我都沒有20萬了,沒有,沒有這麼多吧!絕對不可能,這數字有問題。」

民眾:「一般上班族不會拿到這麼多吧!」

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:「甲等的人,當然他領2個月,整體公司是考『甲』,但也不是每一個人『甲』,考『乙等』的就是1.5個月,考『丙等』的,他就是沒有。」

同時國營會也強調,103年度的獎金核算,到了104年中旬才會通過發放,現在的數據完全不是事實,只是回過頭來說,小老百姓天天攢著鈔票過日子,物價只漲不跌,荷包越來越瘦,到底誰該負責任。



#年終#物價#成本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765

0.0436

0.12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