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廢食用油「三不管」 環保署推給「經濟部」

記者 蔣志偉 / 攝影 鍾尹倫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4/09/10 14:05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07:06

黑心餿水油到底流到哪?還有多少流入市面?環保署推估國內每年產生廢食用油約7~8萬噸,數據一公布後,成大學者立刻吐槽強調每年台灣廢食用油高達50萬噸,對此環保署駁斥這是亂算的數據,甚至還說廢食用油只要有經濟價值,照理來說就屬於經濟部管,因此不算是「廢棄物」不能算在環保署頭上,那廢棄食用油究竟數量多少又流向何處、該誰管理?環保署、食藥署、經濟部3個和尚沒水喝。

炸雞、臭豆腐,炸的又香又酥,重複炸到混濁的油,不能再使用,通常店家都會集中兩個禮拜 ,讓廢油業者回收一併帶走,環保署估計國內每年產生廢食用油,都是從國內家戶、機關學校 、餐廳,每年產出廢食用油大約7~8萬噸。

但成大學者吐槽環保署,實際統計廢食用油高達50萬噸,怎麼差這多。環保署廢棄物處長吳天基:「54萬噸是錯的,時空背景和現在不一樣,這個數量要有適當下修。」

不滿學者亂算,環保署嚴正駁斥,強調廢食用油去年統計2萬1000噸,素食餐廳6546頓,清除機構1萬3000頓,剩下未申報的5-6萬噸,環保署態度堅定,還對外聲稱,只要是會汙染環境的才叫廢棄物,屬於環保署管轄,沒申報的廢食用油,被業者轉賣應歸於經濟部管。環保署廢棄物處長吳天基:「廢棄物清理法是管廢棄物,當一個有價的東西,它可以用錢賣給別人時候,基本上是管不到它。」

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:「它只要是在我們餐飲業裡頭,那就是我要管,但是它已經流出餐飲業,那就不是食安法裡頭,一個管理的範疇。」

環保署認定廢食用油,被轉出轉賣後,屬於有價資源,因此才未納入管理,現在又推給食藥署和經濟部,黑心餿水油事件爆發後,想卸責似乎很難說得過去!

#究責#餿水油#環保署#經濟部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79

0.0502

0.13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