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宜蘭後山扁擔族 從年輕「挑」到老

宜蘭 報導
發佈時間:2011/03/11 18:24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「扁擔族」可以說是宜蘭特有的文化,早期交通不便,他們都得一大清早,挑著一整籃的青菜、魚貨,搭火車到松山、瑞芳,有的人則是往南到礁溪等地賣菜,只為了賣到更好的價錢;興盛時期,有3、40人都是扁擔一族,但隨著雪隧開通,不少人改開貨車運送,堅持挑扁擔的人,只剩下不到10人。

2個塑膠籃、再綁上尼龍繩,穿過一根細長扁擔,這是康婆婆的賺錢工具。扁擔族康婆婆:「賣10幾樣。」記者:「每天都賣?沒休息嗎?」康婆婆:「很少休息。」

籃子裡,原本是裝滿婆婆親自挑選的漁貨,不過今天生意很好,全部賣光光,已經71歲的她,每天都自己挑著扁擔,徒步走半個小時的路,因為擔子不輕,沒辦法走天橋,婆婆會穿過鐵道邊,到龜山車站搭火車,只為了去更熱鬧的礁溪做生意。

康婆婆:「有時候挑80(台)斤、70斤、60斤、50斤,30斤也在挑,有時候(賺)2、3千、1千多元這樣子。」

這一挑就是21年,而且風雨無阻、從不間斷,和她一樣是扁擔族的,還有黃伯伯。扁擔族黃伯伯:「以前最多有30幾人(扁擔族),現在剩下3人而已。」

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,伯伯說他現在只有假日,才會挑菜去士林販賣,不做生意的時候,就拿出扁擔來看看,懷念一下當年扁擔族的盛況。黃伯伯:「這根扁擔是我們工作的工具,如果能忍辛苦,出門工作就能賺錢。」

現在僅存的扁擔族,已經不到10個人,也成為宜蘭後山難能可貴的特有文化。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782

0.0452

0.1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