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飯糰意外落榜! 日據至今發揚光大

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11/02/26 18:43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再基本不過的早餐,竟然受到米其林的青睞,不過還有一樣台灣民眾也很愛吃的飯糰,卻沒有被點名;美食家就說飯糰早從日據時代就有,當時只是工人方便攜帶,概念其實源自日本,但飯糰在台灣發展至今,台式、日式,各式創意五花八門,而且三餐幾乎都吃得到。

8兩重的飯糰一口咬下,肉鬆、菜脯、荷包蛋層層堆疊,團團包圍主角臘腸,創意改良的「飯糰」當做正餐食用,大有人在。民眾:「有肉、有蛋又有臘腸,獨有食材別家沒有。」記者:「當午餐?」民眾:「對啊。」

不只台式搞創意,日式飯糰也很HOT,炸大蝦做飯糰主食材料,搭配魚卵、干貝唇,師父巧手捏一下,日式飯糰一樣受到歡迎,兩種不同飯糰料理,形狀、米飯還有食材選擇都不盡相同,但現代民眾早已當作正餐的選擇之一。

飯糰業者邱阿生:「第一個它(飯糰)很方便,這個東西也比較健康,因為它不油不鹹,吃起來比較健康。」

不過或許很少人知道,其實台灣飯糰從日據時代就已經有了,受到日本影響,當年做礦工的工人因為飲食時間不定,只能透過用竹葉包裹飯糰,在用餐前將飯糰捏壓,和所有食材包裹在一起方便食用,而飄香幾十年來,早已成為台灣國民飲食的基本款,卻意外沒受到「米其林」的注意。

#早餐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846

0.0395

0.12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