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職棒大聯盟,有台灣之光王建民,其實小聯盟也有台灣球員,正在努力累積實力。目前1A的多倫多藍鳥隊,就有2名來自台灣的球員,鄭錡鴻跟耿伯軒,對他們來說,適應美式棒球文化,是向更高層級挑戰的關鍵。而這兩名年輕選手,因為慢慢習慣了美國生活,表現也越來越好。特派記者范琪斐的獨家採訪報導。
TVBS特派記者范琪斐:「既然來美國打球,誰不想快點上大聯盟,但隊友之間誰不是這麼想,所以台灣來打球的球員第一個要適應的,也是跟隊友的關係。」
不要看現在耿伯軒跟鄭錡鴻跟隊友己經打成一片的樣子,兩人都說在美國打球很現實,表現不好時,隊友有時會當面奚落你,表現好時又會很嫉妒。旅美球員鄭錡鴻:「他表現好,你表現不好的時候,就會有歧視你的心態。」旅美球員耿伯軒:「其實很現實,在這邊每個人都很現實。」
耿伯軒:「在這邊有時候不舒服,不太會跟他們講,因為我跟他講,我一個禮拜不能投球,對我損失比較大。」
兩人處理的方式不同,比較外向的耿伯軒是以牙還牙型,比較內向的鄭錡鴻是以和為貴型。耿伯軒:「他怎麼講我,我聽得懂的話,我就用我能表達的方式表達回去。」鄭錡鴻:「我就算聽得懂,也裝作聽不懂,反正一天過一天嘛。」
這是台灣年輕球員來美必經的過程,除了要適應棒球文化,還得適應美國文化。鏍絲帽隊總教練肯恩喬斯:「尤其以棒球來講,球季這麼長,如果不適應環境,實力很難發揮。」
而美國文化因為重視個人主義,使得隊友之間的競爭非常表面化,跟台灣重視團隊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別,偏偏棒球這個運動心理上能溶入環境,往往與球場上表現又是密不可分,像鄭錡鴻在一A第二個球季表現出色,總教練就認為跟鄭錡鴻比較習慣了美國有很大的關係。
為了求表現,年輕球員有時在受傷時會隱忍不講,因為講了之後,最怕球員受傷的美國教練,就會把球員停賽幾個星期,一停賽,投球紀錄就會下降,昇級更是遙遙無期,像耿伯軒就說他有時會自行處理。
TVBS特派記者范琪斐:「雖然兩人都說升級要順其自然,但可以看得出來,兩人還是心急的,我跟他們道別時,說明年球季再來密西根看他們,結果兩個人都急忙說,最好明年己經換了地方,不要再原地踏步了。」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