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清明節習俗禁忌總整理》由來意義、習俗活動與不能做的事一次看

編輯 張士哲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3/25 16:20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3/26 12:48
清明節習俗-清明節禁忌-清明節意義-清明節由來
清明節習俗禁忌總整理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清明節源於寒食節,是台灣祭祖的重要節日。清明節習俗有掃墓、拜土地公、吃潤餅等,也有不少清明節禁忌需留意。想了解清明節要幹嘛、吃什麼、不能做什麼?本文一次整理由來、意義與台灣清明節習俗禁忌。

目錄快速導覽

 

清明節是什麼?由來與節氣意義介紹


 
清明節最早起源於中國,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約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,這個時節剛好遇上冬去春來之際,適合農耕與出遊,因此被視為春天的重要節氣。同時,清明也與祭祖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。據說,清明祭祖的風俗源自於寒食節,人們會在這段時間悼念先人、掃墓祭祀,表達對祖先的懷念與敬意。

更多新聞:2025清明節連假放幾天?要補班嗎?清明旅遊國內外推薦一次看
 

清明節與寒食節一樣嗎?


雖然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接近,甚至許多習俗重疊,但其實兩者並不相同。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代的介之推故事,當時為了紀念介之推,人們禁止生火、只吃冷食。後來這項紀念活動逐漸與清明節合併,才有今日「寒食掃墓」的習俗。因此,現代人已較少過寒食節,但其文化意涵仍在清明節中延續。
 

清明節習俗有哪些?台灣清明節活動一覽


 
清明節除了是祭祖的重要時刻,也是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節氣節日。在台灣,各地流傳著豐富多元的清明節習俗,每項活動背後都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。以下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台灣地區常見的清明節習俗活動。
 

清明節習俗1:掃墓祭祖


清明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掃墓祭祖,家族成員會攜帶祭品、鮮花與香燭前往祖先墓地清掃環境,焚香祈福,表達對祖先的尊敬與思念,這也是維繫家族情感的重要時刻。
 

清明節習俗2:拜地基主、土地公


在部分地區,除了掃墓祭祖,也會在家中或公司拜地基主、拜土地公,祈求家運平安、事業順利,特別是做生意或剛搬新家的家庭特別重視這個儀式。
 

清明節習俗3:吃潤餅、春捲


潤餅是清明節應景的傳統食物,象徵「包容萬象」與「延續生命」,也寓意著對家族傳承的祝福。潤餅裡的配料豐富,象徵生活多彩,也讓掃墓後的家人有聚在一起共享美食的機會。
 

清明節習俗4:放風箏、踏青


早期在清明時節,許多人會踏青郊遊、放風箏,不僅舒展筋骨,也代表放下哀思、迎接新生。雖然現代人生活忙碌,這些習俗稍有式微,但在校園或家庭中仍有人延續這份春天的快樂氣氛。

更多新聞:2025清明連假垃圾車異動》全台縣市清明節垃圾清運時間不斷更新
 

清明節禁忌11件事不要做!當心衰運上身


清明節因與祭祀、鬼神相關,也流傳不少禁忌需要注意: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1:掃墓完不要直接回家
建議可繞路、到熱鬧場所晃晃或吃東西再返家,避免「跟回來」的不乾淨能量進家門。
 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2:避免穿鮮豔或全紅衣物
以素雅服飾為宜,紅色在傳統習俗中屬喜氣,與祭祀氣氛不合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3:掃墓期間忌行房、禁慾一天
命理師建議清明節當天避免房事,象徵對祖先的尊重,也能避開陰煞氣場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4:三種人不宜掃墓
包括孕婦、年幼孩童及氣場虛弱者(如剛病癒者),易受陰氣影響,建議避免同行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5:不要叫全名或大聲喧嘩
在墓地內應保持肅靜,叫全名易讓靈體記住並跟隨,不可不慎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6:水果供品不能拜整串
如整串香蕉、整串葡萄,象徵「連著走」或「一串一串帶走」,可能招來不好的象徵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7:避免拜忌諱水果
如釋迦(諧音死加)、李子(與「離」同音)、香蕉(招)、梨子(離),都有不吉之意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8:祭拜供品不可不熟或隨意亂擺
熟食需煮熟且整齊擺放,勿用泡麵、零食等不莊重的物品充數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9:拜完後應「過火」或淨身
象徵驅除陰氣,避免帶回家,有些人也會點香環繞或洗手洗臉淨身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10:避免自拍、拍照打卡
墓地為莊嚴場所,拍照易招陰,也可能不小心拍到不該拍的畫面。
 
  • 清明節禁忌11:掃墓日不宜搬家、結婚或辦喜事
清明屬於陰節,辦喜事容易沖煞,建議避開此日另擇吉日。
 

更多新聞:2025清明掃墓懶人包》掃墓時間、供品水果與流程禁忌一次看懂
 

清明節習俗禁忌常見問題解答(FAQ)


每逢清明節,許多人對於掃墓、穿著、行程安排等常有疑問,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,未必能按照傳統流程進行。以下整理幾個大家最常詢問的清明節相關問題,幫助你在兼顧傳統與現代生活的同時,也能安心又有意義地過節。
 

清明節一定要掃墓嗎?


不一定。若因工作或距離關係無法親自掃墓,也可選擇在家中設香案遙祭,或於其他時段代替進行。現代也興起「代掃墓」服務與「線上祭祖」方式,形式雖變,但心意不變。
 

清明節可以穿白色嗎?


可以。白色在台灣屬於傳統喪服顏色,掃墓時穿著白色或黑灰色等素色系皆屬恰當。不過不建議穿鮮豔色彩如紅、橘等,避免與氣氛不合甚至誤觸禁忌。
 

清明節可以結婚、搬家嗎?


傳統上不建議。清明節為追思先人、陰氣較重的日子,較不宜舉辦喜慶活動如結婚、搬家等,建議擇日另行舉辦,以免沖煞不利。
 

還沒對年可以參加掃墓嗎?


傳統上認為親人過世未滿一年,稱為「未對年」,此時親屬氣場較不穩定,部分人會避免參加其他祖先的掃墓,以免氣場衝撞。不過,實務上視家族共識與長輩決定為主。

如果是要掃墓祭拜剛過世的親人,則根據習俗,前三年的掃墓時間會有所不同,建議可依以下方式安排:
  • 第一年:首次掃墓應安排在清明節前。
  • 第二年:掃墓時間選在清明節當天。
  • 第三年:則可安排在清明節後。
不論是清明節前或後掃墓,通常都會在前後1至2週內彈性安排,部分家庭也會請師父擇日,依據個人或家族信仰調整。最重要的是,全家人能一起誠心祭拜,就是最圓滿的掃墓時機。
 

※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,未經作者書面許可,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、轉載或引用。




#清明節習俗禁忌#清明節習俗活動#清明節日期2025#清明節食物#清明節要做什麼#清明節意義#清明節由來#清明節農曆日期#清明節不能做什麼#編輯精選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282

0.0571

0.18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