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統計,台灣的胃息肉發生率約10%,多數民眾在進行健檢的胃鏡檢查時發現,就會憂心是不是需要切除,醫師指出,胃息肉分為胃底腺性、增生性和腺瘤性三種類型,其中9成屬於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,不必過度擔心;不過腺瘤性息肉雖然比例極低,卻有30%已含有惡性胃癌細胞,被視為胃癌前病變,如有發現應檢查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。若未妥善治療,有可能演變為腺瘤性息肉,甚至導致胃癌發生。
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說明,少部分的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則需特別留意。增生性息肉成因包括刺激性飲食導致胃發炎,或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,多發生於慢性胃炎患者,約佔5至10%。若因幽門桿菌引起,根除感染後息肉通常會隨之縮小。
胃息肉究竟該不該切除呢?徐兆甸表示,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若小於1公分,觀察即可,超過則建議切除;增生性息肉也多屬良性,小於1公分觀察,大於則建議切除。腺瘤性息肉則不論大小,一律建議切除,尤其超過2公分更易惡性轉變。
此外,若息肉合併潰瘍出血或阻塞幽門等併發症,也建議一併切除;徐兆甸呼籲,從30歲起即應安排首次完整腸胃道篩檢,包含糞便潛血、腫瘤指數、大腸鏡及胃鏡檢查,並養成1-2年定檢習慣。若及早發現並切除腺瘤性息肉,進一步檢測與根除幽門桿菌感染,便能降低胃癌發生風險,讓息肉乖乖不作怪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