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花費的每一筆錢都經過思考嗎?小心花錢沒有經過思考恐怕會越花越窮,因為同樣的一筆錢有人願意投資創造更多收益,但有的人卻只在乎眼前花錢享樂,但專家表示,用錢並不是要犧牲小確幸,而是要認真規劃,即便是小資族也可以做好理財規劃。
上班族元哥:「我花錢的話我會去買ETF或是股票,一開始的時候我股票的話,我的投資原則就是買進好公司,可以當一個好股東,然後公司它會賺錢讓自己的市值成長,相對的它會反應到你的股票身上。」
對上班族來說,當然希望薪水可以換來更多收益,目的也是希望減輕日常的負擔。
對於錢該怎麼用,每個人的見解可能不一樣,能創造的價值也會產生差異。
小資理財教主楊倩琳博士:「我覺得其實花錢這件事,它其實是很有智慧的,那一般的人他只是平常他就是花錢,可是他沒有想到說,其實他花的錢其實他是可以賺回來的,當有錢人的時候他會去思考是,他賺的每一塊錢是不是可以,幫他賺回更多的錢,所以呢,他就不會靠時間體力去賺錢,而是他會用錢去幫他滾錢。」
出過不少理財相關書籍的,楊倩琳博士就點出,能創造更多財富的人,用錢時花更多的時間思考花錢的效益,其實關鍵也在於他們更有自制力。
小資理財教主楊倩琳博士:「一個調查就是說就是別急著吃棉花糖,假設就是同樣給棉花糖給一群小朋友吃,他們做實驗就是可以忍受之後,就是如果晚一點吃棉花糖,他可能將來可以得到更多棉花糖,就發現說如果可以晚一點吃棉花糖的,他們將來的不管是在學業啊,或是在成就上面,他們其實是都會比急著吃掉棉花糖的人,會更有成就。」
這項實驗是1966年到1970年,史丹佛大學針對幼兒園的小孩所進行的研究,他們可以選擇一份獎勵像是棉花糖或是餅乾,但也可以選擇等待一段時間之後,得到兩份獎勵,最終結果顯示不論是,學術測驗成績教育成就還是身體質量指數,願意等待的小孩表現都更好,但這並不代表,要犧牲生活中的小確幸。
專業投資人陳波:「我花的喜歡我可以換的開心,這件事情重要不重要很重要啊,你花的東西上去,這個東西可以增值那叫附加價,不一定要有,但這個前提的假設是,你沒有花錢花過多的狀況下,你不要跟我說你是月光族,然後跟我說我沒有沒有,我這樣花錢很爽,所以我就是要這樣花,這就不對,這有點矯枉過正,你要花的,所以我剛才講的前提是,花的快樂前提是你花的是適當的錢。」
專業投資人陳波:「大家都聽過十分之一理論嘛,你十分之一去買,尤其是這個所謂的小資族,,你十分之一拿去買保險,十分之一拿去把錢存起來,去做投資型的ETF也好啦,黃金也好啦等等之類的會漲價,長期會漲價的東西都好,那你剩下的錢不就是你可以花的錢,學什麼是錢,學怎麼花錢,學怎麼賺錢,學怎麼存錢,學怎麼去回饋社會就是捐錢,就是從怎麼認識錢到錢的運用,這是我小朋友三歲的時候我開始給他看的書。」
同樣都是錢怎麼使用,可能造就不一樣的人生,因為有些人在乎的是短暫的快樂,但有的人卻更將眼光放在未來的效益。
所有資訊內容僅供參考用途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
◤Blueseeds永續生活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