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她關節痛猛吃止痛藥!醫嘆晚了:手指全變形「已不可逆」

記者 許稚佳 報導
發佈時間:2024/06/24 14:00
最後更新時間:2024/06/24 14:00
play
讀新聞
00:00 / 00:00
1 x
播放速度
  • 0.5x
  • 1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x
play pause
醫師提醒,如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,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。(圖/醫師提供)
醫師提醒,如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,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。(圖/醫師提供)

一位70歲的阿嬤,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,也沒辦法擰瓶蓋、擰毛巾、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,嚴重影響生活,他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,但一停藥就感到疼痛。症狀已持續一年多,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,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;醫師指出,許多患者都會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,但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,提醒如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,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,及早及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。

更多新聞:雙北高溫!新北淡水4088戶大停電 台電:地下電纜故障導致

 

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石孟潔指出,類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 RA)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。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,尤其在關節滑膜處,因此造成關節發炎、腫脹和疼痛,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。石孟潔醫師表示,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「對稱」的方式,像是手腕、手指、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。

除此之外,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,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、發燒、心血管系統疾病、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,甚至併發乾燥症(眼乾、嘴乾),鞏膜炎。

石孟潔表示,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、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。她提到,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,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。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,第二為抽血檢查,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,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。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,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。
 

石表示,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、控制症狀,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。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,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。除了藥物外,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,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;且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,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,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,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。

而市面上許多宣稱能「增強免疫力」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?石孟潔表示,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,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,進而影響到病情;建議平時可避免壓力過大、以及抽菸喝酒,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。此外,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,減少僵硬和疼痛感。
 
#類風濕性關節炎#關節#免疫風濕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8364

0.2871

1.12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