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凍卵補助追蹤2/卵子解凍率8.4% 想使用還「一堆關卡」

記者 許稚佳 報導
發佈時間:2024/06/17 12:24
最後更新時間:2024/06/17 12:26
play
讀新聞
00:00 / 00:00
1 x
播放速度
  • 0.5x
  • 1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x
play pause
現代人普遍晚婚、晚育,不少大齡女子雖然還單身,但考量到未來可能的生育計畫,選擇先行「凍卵」,從去年起桃園市、新竹縣等4縣市更開始針對在籍市民推出上萬元的凍卵補助,盼促進生育,但中央直言卻凍卵「延後生育增加高齡風險」,且現行人工生殖法規,必須是不孕夫妻才能把卵子取出來用,凍卵真的能夠有效幫助生育率、改善少子化嗎,《TVBS新聞網》也追蹤補助計畫的實際成效,探討凍卵興起後帶來的利與弊。

全台4縣市從去年開始陸續祭出凍卵補助,統計至今,補助總人數加起來僅1257人,醫師則憂心在補助助長下,產生的「卵子使用率」和「凍卵效益」問題,如卵子解凍率低,沒有真正挹注生育率,卻用了公費補助,恐會有公平性問題;且用補助想提高凍卵意願,但有沒有真正了解卵子保存效益和未來可用的機率,「免得花了一堆錢,最終只是買個期望。」這在女性凍卵前應該要有充足告知和說明。
 

凍卵補助只為選票 對「生育率」恐沒幫助
是新竹的38歲陳小姐,去年時被媽媽說服凍了卵,成功申請到新竹市2萬元凍卵補助,前5年每年也有2000元的卵子保管費補貼「有補助增加了我50%(凍卵)意願,覺得還不錯。」但目前的她傾向不想生,主要也是怕後悔才凍卵。

而38歲的蔡小姐在3年前凍卵,但她認為凍卵補助對生育率沒太大幫助,「這些都是半套,感覺就只是為了增加選票。」真正想解決生育問題,補助應該擺在提升托嬰教育、女性職場環境、經濟等配套,「凍卵就是買保險,當作對自己的投資。」至於何時要用卵則沒設限,「主要是看有沒有能力去養小孩。」

 
凍卵補助使用率「高於五成」才有意義 台灣僅8.4%

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、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美州指出,如以公家補助角度來看卵子冷凍,目標如是要提高少子化,可參考澳洲經濟學家的研究,「公家補助在卵子冷凍議題上,預估使用率要高達50%,才會達到一個有意義的社會政策。」

而台大醫院在2022年曾發表研究,2002年至2020年共18年之間,有645名女性凍卵,但實際解凍的使用率是8.4%,「如果是公家補助,這就有公共利益、公平性的問題在裡面。」陳美州說。

想使用卻「關卡過多」 凍卵補助像打水漂
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解釋,目前《人工生殖法》規定就是不孕夫妻,凍了卵要拿出來用,要先找到老公,而且要證明不孕,才能走進人工試卵療程,「這條路其實關卡很多,一個條件不合就用不了,這樣凍卵補助就會像打水漂一樣。」

「地方縣市感覺是政策和法規沒有搞的很清楚下,為選舉去喊出來的政見,看起來申請(補助)人數也少,也沒想到後面銜接的問題。」林說,以至於凍卵補助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嘉惠女性的方法,但其實並沒有改變任何東西,只是讓你以為得到一個希望,但希望會不會實現到有一個孩子,歷程很困難也遙遠。

林綠紅也提出質疑,究竟後續有多少人拿出卵子來用,這部分等縣市長任期滿時,都該被拿出來檢視政策實施的效益,「補助不是說拿一點錢就來補,這樣有點浪費,應思考整體上面的醫療資源如何給,預算合理使用是很重要的。」

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。(圖/葉志明攝)
想靠凍卵提高生育率 醫:《人工生殖法》還需解套
 

黃閔照指出,凍卵也許的確可以幫忙生育率,但問題還是卡在《人工生殖法》限制要是夫妻,也就是說凍這麼多卵,沒有結婚是用不到的,而現在《人工生殖法》修正草案目前正規劃擴大到單身女性、同性伴侶也適用,草案仍在預告期,「這部分也是得解套,才有可能運用。」

陳美州也說,如未來法規鬆綁後,會有一群想生育但不想結婚女性有機會使用他的卵子,就可以把冷凍卵子使用率拉高,甚至這不需要凍卵,可以直接進到人工生殖療程,成功率也會更高。
 
#凍卵#凍卵補助#生育#少子化#高齡#人工生殖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505

0.1387

0.28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