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間大學為了爭取好的聲譽和招收更多學生,學校間也必須競爭,因此大學發表的論文數也是關鍵,不過台灣在國際排名反而落後,學者表示原因包含台灣的薪資和英美日韓相比偏低,在高教投入的資源也不足。
台上老師授課,台下學生專心聽講,每間大學為了爭取好的聲譽,和招收更多學生,學校間也必須競爭,因此大學發表的論文數也是關鍵,不過台灣在國際排名反而落後,每年能進入世界科學家排行榜的學者,更是可以用稀有來形容。
台師大企管學系優聘教授徐美:「對學生來講,我覺得老師的不斷的成長和進步,學生是有福祉學生會受教,那我知道有些像這個中研院台大一些,甚至於政大一些研究團隊,他們不但是自己老師之間有做合作研究,也帶動學生這種研究風氣,我覺得是非常好的。」
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:「台灣大專校院有148所,技職校院主要是以實用為主而非研究,普通大學尤其是頂大打國際盃的學校,才真正以研究為主,所以基本上整體研究能量已經受到侷限。」
畢竟一間學校或研究機構的全球高被引學者、或是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人數,占機構內所有研究者人數比例越高,也就代表研究及發表更具高學術價值,甚至有大貢獻創新議題的人比例也更高,不過台灣之所以相較落後,獎勵和薪資制度也是關鍵。
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:「台灣的薪資和英美日韓星相比偏低,在高教投入的資源也不足加上學費偏低,雖然研究獎勵總有很多,但相對在教授研究知識上偏少,無法和其他鄰近國家相比。」
台師大企管學系優聘教授徐美:「所以台灣事實上也一直再進步,他的這個研究的水準和數量都一直在提升,可是沒有國外進步的速度那麼快,所以歸根究底,如果台灣要在學術研究上面,這個永續經營的話,那對這些新進的這個助理教授,甚至於中生代這些教授副教授,那事實上應該對他們,有一個很高的一個起薪。」
尤其政府計畫大多是鼓勵年輕學者,對於中生代的學者來說反而更難生存,過去幾年45至55歲的教授,如果無法拿到額外經費,只靠著個人型的國科會計畫,等於從45歲之後就要與55至65歲的教授競爭大型計畫。
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:「111學年度的彈性薪資,已經執行了26.7億元,有12648位教師獲益。副教授以下職級獲得彈性薪資的人數,從105學年度的4171人,也增加到111學年度的5530人。」
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:「比如說包含全校型計畫,已經把研覽優秀的教育人才,發表高引用率的論文、國際合作的研究列入績效指標,那另外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的計畫,則鼓勵學校延攬高階的研發人才。」
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為期5年,這些措施,是否能有效改善整體的高教環境?也得由時間證明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