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和基隆市府力推基隆捷運興建計畫,但看看台北捷運光靠載客平均每年虧損近15億元,放眼全台捷運,無一不虧,雖然公共運輸工具本來就不是要營利,但是長期的財務壓力,也會引發後續的一連串問題,專家就提醒基隆,建好捷運後,才是「面對問題的第一哩路」。
基隆市民進黨議員鄭文婷認為,任何一項公共建設來說,要滿足的不是只有財政的這個方面,還要滿足所謂的產業的升級,還有居民生活的便利性,以及各方面的一些需求,綜合評估之後,才會投入這樣的一個資金去做投資,那畢竟政府不是營利單位,所以比較難去說,要如何去回收你的成本。
不過捷運啟用後維護運營,等各項成本也得要有心理準備,因為除了捷運本業以外,仰賴車站廣告,或是地下街出租等副業彌補差額,想要減輕財政壓力,效果恐怕還是很有限。
基隆市國民黨議員林沛祥就表示,鄭文燦副院長講說預估的價值差不多40億,實在是過於樂觀了,因為這40億是包括包商成功,土地開發得當,他舉例,現在的基隆塔,到現在基隆市政府,每年要燒2200的預算,來去維持這個基隆塔的維護成本,而當初林右昌市長任內建的時候,他說會去招商引資成功,讓基隆市基本上不用付錢,可是招商引資現在狀況是失敗的,那未來同樣的狀況同樣的窘境,會不會發生在基隆捷運上面。
就怕一個太樂觀,捷運成了不見底的大錢坑,看看全台捷運本業通通都在賠,最早發展的台北捷運,也是最多人搭的,一天運量可以高達200萬人次,但本業在2022年的虧損仍突破15億元,細看其中僅有板南線和淡水信義線,2條路線是賺錢,其餘3條通通賠很大,至於台中捷運通車至今,累積運量突破1700萬人次,到今年底總虧損,累積上看30億元,而高雄捷運日運量約17.9萬人次,今年運輸收入已虧損約6億元,預估到年底恐虧近8億元,桃園捷運也不樂觀,日運量約7.6萬人次,去年慘賠9.28億元,而今年已虧損6.57億,估計全年度恐虧逾9億。
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提醒,雖然說捷運是公共建設,可能不能單純的用盈虧來去判斷,但是並不代表,就是捷運虧錢是一件合理或理所當然的事情,假設公共運輸,一直沒有維持在一個長期,財務平衡的狀態的話,那這會導致業者金流不足,而進而去受限於這樣降低服務品質,那最後其實受影響的還是社會大眾。
隨著大型建設的規劃,交通帶動地方全面發展,只不過在捷運的便利下,也要同步扛起,隨之而來的財政壓力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