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當心假性陪伴!七成父母認為陪玩手機即陪伴 專家籲三指標

記者 林至柔 報導
發佈時間:2022/07/08 12:41
最後更新時間:2022/07/08 12:41
調查顯示逾七成父母認為陪孩子玩手機、看影片即是專注陪伴,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呼籲,好品質陪伴有三指標。(圖/亞尼克提供)
調查顯示逾七成父母認為陪孩子玩手機、看影片即是專注陪伴,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呼籲,好品質陪伴有三指標。(圖/亞尼克提供)

暑假即將來臨,親子良性互動對孩子成長的有很大的影響,知名蛋糕品牌亞尼克關注親子陪伴議題至今邁入第19年,展開「2022親子陪伴大調查」,找出影響父母親陪伴質、量之相關原因,並邀請兒少心理專家、臨床心理師陳品皓進行分析,調查結果顯示,有超過七成的父母親自評陪伴孩子的時間足夠,但實際陪伴孩子的主要行為卻顯示為陪看電視、玩手機,但事實上,好品質的陪伴有三個指標,包括:有品質的愛、規則清楚一致、可預測的生活。
 

上述調查分「陪伴質量調查」、「疫情間陪伴變化」及「陪伴中斷後反應」等三大塊面向,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七成的父母親自評陪伴孩子的時間足夠,每週至少陪伴四天、每次至少超過一小時,但實際陪伴孩子的主要行為卻顯示為陪看電視、玩手機;疫情間,居家辦公的父母親,逾四成表示有高頻率的情況陪伴被中斷,更有高達七成父母因為公務中斷陪伴時,孩子的依賴感明顯增加。此外,逾五成的父母親表示親子互動中斷時,會採取權威或溺愛等兩極方式處理,需當心陪伴成為「假性陪伴」。
 

陳品皓表示,問卷調查顯示部分父母親較缺乏優質陪伴的觀念,現在已進入暑假親子陪伴高峰期,建議父母親親子陪伴除了每週至少四天以上、每天至少一小時外,可以帶孩子多從事可共同完成之親子活動,如繪畫、聊天或戶外活動,取代看電視、玩手機或單純學業等行為。面對陪伴中斷時,耐心說明原因。父母親若能與孩子互動相處時付出專注且好品質的陪伴,將有助於孩子奠定自主與心理韌性的重要基礎,對於心理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幫助。 

 
 

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表示,因有感於從小父母工作忙碌,親子相處時間不多,希望能將「親子優質陪伴」的重要性傳遞給每一個家庭,亞尼克以行動落實社會公益,2022年發起「親子陪伴大調查」,盼協助更多父母了解深度情感交流與優質陪伴的重要性。亞尼克以企業之力,自2002年起於暑期期間為親子打造可共同參與的親子寫生活動,為父母與孩子創造美好的回憶。亞尼克第18屆寫生比賽自7月8日起開放線上報名,活動雖因疫情影響,亞尼克更正視親子互動的重要,為此活動堅決不停歇,這兩年更從台北市擴及全國擴大舉辦線上徵稿活動,報名截止日至8月18日止,歡迎全台大小朋友一起同樂參加。 
 

針對「陪伴質量調查」,調查結果顯示,針對父母每週、每天能專注陪伴孩子的時間,有近五成父母親自評達成,但進一步發現,有逾七成的父母是和孩子看電視、看影片或玩手機、電動遊戲(72.4%),或是做功課、完成學校的事務(71.4%),恐忽略陪伴品質的重要性。陳品皓指出,這樣的相處狀態,儘管雙方同處一個空間,卻受限於活動的形式。父母親不僅未能與孩子深度交流、也沒有實際參與,僅有縱向的互動、未有橫向的連結,只能算是一種假性陪伴。 
 

此外,調查結果發現,不論是孩子的休閒時間或親子互動,皆有七成是以「看電視、看影片或玩手機、電動遊戲」為主,顯示部分父母親缺乏優質陪伴的觀念,即使在身邊,也恐只是「殺」時間,當心3C娛樂成為親子互動的主要殺手。陳品皓提醒,無論是孩子的課餘時間或親子相處的時間,若僅以3C娛樂做為主要互動,對於親子關係的品質或孩子心理成長,都會帶來較負面的影響,如親子關係疏離、缺乏溝通品質,以及因過度使用3C產品引發注意力缺失等問題」。 
 

陳品皓進一步指出,在親子關係中,雙向交流的活動有助於親子關係和互動的品質與厚度,然而3C娛樂或看電視缺少共同參與、交流的機會,並非理想的互動模式。相處的品質指的是「專注」在當下的互動,而前提是父母親「願意」付出專注。建議父母親可以練習以不帶批評的態度,傾聽孩子一天生活中的任何觀察、想法,這樣陪伴的質量,遠遠勝過共同相處但卻沒有交流的情況。 

調查顯示逾七成父母認為陪孩子玩手機、看影片即是專注陪伴,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呼籲,好品質陪伴有三指標。(圖/亞尼克提供)

針對「疫情間陪伴變化」,調查結果顯示,疫情間親子互動有被中斷情況發生的父母親有超過九成二(幾乎每天10.6%、經常發生27.8%,偶而發生53.6%),發生高頻率親子互動有被中斷情況的父母親達38.4%(幾乎每天與經常發生),較非疫情間31%為高。而居家辦公之父母親,被中斷比例更高達43.7%,父母亦表示居家辦公易孩子干擾,工作經常被打斷(59.0%);上下班時間模糊,無法專心與孩子相處(35.9%);更需要花時間管教、督促孩子,容易產生摩擦(18.5%)。 
 

此外,疫情間親子互動最常受到中斷的外在因素影響,分別為公務50.5%與孩子或個人時間43.8%,較疫情前明顯增加(公務38.7%、孩子或個人時間37%),顯示父母親居家辦公或孩子線上教學可能中斷並影響親子互動。疫情間更有超過六成四的父母親認為孩子的依賴感有增加;超過七成的父母親表示當居家辦公時因公務中斷親子相處,孩子的依賴感有增加。面對疫期間居家辦公模糊工作與生活界線,長時間易造成親子互動中斷,父母親若缺少正確處理方式,當心恐影響親子陪伴品質與孩子心理不安全感。

 
 

陳品皓說,孩子的依賴感增加,在親子關係中是相當合理的關係需求,父母親不用太過擔心,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。相反的,若是責備或詆毀孩子對關係的依賴,容易破壞孩子的自信心,建議父母親可以把握孩子對此依賴關係的階段,給予好品質的陪伴,更能奠定孩子日後安全感的心理基礎,這也是孩子獨立自主與心理韌性的重要核心。 
 

而所謂好品質的陪伴,有以下三個指標,包括有品質的愛:指親身陪伴、而非著重物質的給予。玩十分鐘的兩人傳球,更勝過讓孩子獨自玩一小時的電腦;規則清楚一致: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與產生後果之間的連結,不會有任何縫隙可鑽,這也是責任養成的基礎;可預測的生活,家庭生活作息規律、結構化,減少生活中的變動,讓孩子能夠身心穩定。 


針對「陪伴中斷後反應」面向,調查結果發現,當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遭外在因素中斷時,逾三成父母親表示孩子的首要反應通常較負面,如哭鬧、發脾氣,或要求給予補償。陳品皓建議,父母親可以告知孩子原因並表達彌補的可能,孩子將從中理解事物總有變化,不會事事順心,但也因此學習將自己的需求延宕或是找到其他滿足的方法,這些經驗對孩子的適應性會有所幫助。但要特別注意的是,也有近三成父母親表示孩子當下並無特別反應,「這代表孩子可能已經習慣這樣的相處模式,且孩子自我調適的能力有所成長,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沒有將心中的失落表現出來,父母親應更加注意」。 
 

而面對陪伴中斷時,調查也顯示超過五成的父母親採取較負面處理作法;其中,近三成父母親採消極、權威的方式,如命令式溝通(15.7%)、不理會(11.4%)或大聲威嚇(2.3%),逾兩成父母親則採過度溺愛,如立刻結束手邊工作前往陪伴(6.8%)、哄孩子(14.3%)。陳品皓說,對孩子來說,大聲威嚇不僅是一種關係中的衝突與壓力,同時也否定孩子對於陪伴的需求;而過度溺愛、缺乏原則的滿足孩子,容易讓孩子傾向以自己的需求優先,無視環境中其他人的狀態或規則,反而削弱了孩子養成自我延宕的調適能力,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,在社會上適應的受挫力低,甚至透過暴力行為引發關注。 
 

從「2022親子陪伴大調查」結果可以看出,普遍父母認知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,就屬於良好的陪伴行為。父母若要能做到優質陪伴,可記住「41愛多多」口訣:每週至少四天以上、每次至少一小時、多多正面鼓勵、多多專注傾聽,以共同參與、溝通交流的形式與孩子相處互動,如一起學習才藝繪畫、烘焙等,一起運動、聊天或傾聽孩子分享,提供專注且好的陪伴品質。唯有父母親的陪伴質量兼具,才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及心理健康發展,也讓孩子在未來面對各種學習挑戰時,擁有滿滿的正能量。 
 

第18屆亞尼克寫生比賽,因防疫改採線上活動,為全台親子提供暑期期間優質陪伴親子活動;不受時間、空間限制,報名者只需於活動報名時間內完成報名與上傳作品皆可,父母親可以隨時安排親子寫生,共同完成畫作,寫生繪畫主題不限定,由親子共同討論並完成畫作。活動將於8月31日於亞尼克寫生比賽官網公佈得獎名單,得獎者將可獲得獎狀乙紙及獲獎畫作客製拼圖,前三名有獎學金與亞尼克隨享卡儲值點數。
 

 
 

 
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

👉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!

👉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!筆記給妳

👉存起來!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%



#教育#假性陪伴#親子#亞尼克#親子關係#暑假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1517

0.0831

0.2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