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六月已48人熱傷害 醫:這種「中暑」死亡率超高

記者 王馨儀 報導
發佈時間:2022/06/10 16:28
最後更新時間:2022/06/10 16:28
今年六月截至昨(9)日已經有48人熱傷害就診。(示意圖,非當事人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今年六月截至昨(9)日已經有48人熱傷害就診。(示意圖,非當事人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隨著季節慢慢進入夏天,天氣越來越熱,中暑、熱傷害的人也越來越多,衛福部統計,今年六月截至昨(9)日已經有48人熱傷害就診,隨著天氣越來越熱,熱傷害人數可能也會跟著增加,急診醫生翁梓華表示,熱傷害(Heat injury)急診上最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暈厥、熱痙攣、熱衰竭、熱休克(中暑),也特別澄清,民眾一般所謂的中暑其實是熱暈厥,不算太嚴重,真正的「中暑」其實是熱休克。國健署也列出熱傷害徵兆,提醒民眾及早就醫。

熱傷害徵兆,包括體溫升高、皮膚乾熱變紅、心跳加速等。(示意圖,非當事人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衛福部今(10)日公布這週熱傷害就診統計資料,6月6日到9日累積有9人因為熱傷害就醫,而六月截至昨日共有48人因為熱傷害就診,去年六月份共有238人。急診醫生翁梓華分享氣溫飆高,醫學上對於熱傷害(Heat injury)是廣泛指熱對人體造成的傷害,問題的根源主要來自於人體對於散熱的調控失敗,最後導致熱量蓄積,進而對身體導致傷害。急診常見的熱傷害,分別為熱暈厥(Heat Syncope)熱痙攣(Heat Cramp)、熱衰竭(Heat Exhaustion)熱休克(Heat Shock)。其中熱休克(Heat Shock)才是真正醫學上的「中暑」,身體已經對於體溫控制失去控制能力,這類病人甚至會「無汗(Anhidrosis)」,症狀會是高溫(>40度)加上神經學症狀,像是譫妄、走路不穩、昏迷、癲癇,死亡率甚至可以高達63%。

國健署也提醒,台灣夏季炎熱又潮濕,民眾容易因為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,發生熱傷害的情形。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、熱衰竭、中暑等,又以中暑最嚴重,若處理不當,會導致器官衰竭,甚至死亡。預防熱傷害,要記得3要訣:「保持涼爽、補充水分、提高警覺」。如果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,如體溫升高、皮膚乾熱變紅、心跳加速,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、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,甚至神智混亂、抽筋、昏迷等症狀,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、設法降低體溫(如鬆脫衣物、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)、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,及早就醫。

 

 
 
 
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

👉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!

👉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!筆記給妳

👉存起來!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%



#台灣#死亡#天氣#高溫#急診#中暑#熱傷害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769

0.0333

0.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