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
台北台東不同命 小學教育落差多

記者 徐沛緹 / 攝影 林煌賓 台北 報導
發佈時間:2008/09/02 21:53
最後更新時間:2016/05/16 15:06

台灣孩子的城鄉資源差距有多嚴重?電影導演林正盛最近拍了一部記錄片,呈現並比較台北市和台東縣兩所小學的教學和生活型態。在林正盛的鏡頭下可以看出,光是學英文,因為教師資源的差距,當台北市的小六生在拚艱難的單字時,台東的小六生,還在學發音。

在台北市民權國小的六年十班,這堂英文課,黑板上,老師正在教,新的英文單字;只是,當同樣的黑板,放在台東縣泰源國小,六年甲班的教室裡,沒有密密麻麻的單字,卻是最基本的英文母音,發音教學。

導演林正盛,花了大半年的時間,以台北市民生社區附近的民權國小,和台東縣山區的泰源國小,紀錄兩班六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資源差異。

紀錄片導演林正盛:「我覺得最大的,之間的落差是在於,台北的小孩子,他是處在一種,過度學習的狀態裡面,不管是學校,或到補習班。」

台北市民權國小六年十班的韓維,每天放學以後,都不能直接回家,他得背著書包,到安親班上英文,補習到晚上9點,回到家,還得坐在書桌前,抱著錄音機,和電子字典,反覆複習。

但是,再看看台東的小學生,卻是貧乏的連分到英文老師,都很難。林正盛:「一個英文老師要跑3個學校,甚至4個學校,那個英文老師,像媽祖出巡一樣,每天都開著車在海岸線跑,這邊教完那邊又教,那如果是這樣的話,小孩子的英文怎麼會好。」

但台東的小六生,陳家祥、陳明祥這對兄弟,可不會煩惱,有沒有英文老師,這樣的問題,因為下課後,他們的任務是加緊練球。

鏡頭再回到台北市,民權國小的音樂課,韓維和同學們,穿著制服,整齊的坐在排練隊形裡吹直笛;而台東的陳家祥、陳明祥這對兄弟 沒有整齊的吹奏隊形,班上同學手上拿的,只有最輕巧,平價的陶笛。

林正盛的鏡頭下,紀錄了城鄉教學資源的差異,也想替偏鄉孩童,多爭取一些目光,好讓他們有急起直追的力量。

◎畫面提供:時報文教基金會

#城鄉差距

分享

share

分享

share

連結

share

留言

message

訂閱

img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10

0.0481

0.1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