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俄戰爭造成大量平民傷亡,讓不少台灣人都開始省思,如果台海戰爭爆發,自己該怎麼做,而相關自救互救、甚至是戰爭準備的課程,也慢慢在民間出現,專家指出,後備動員不見得是每個人都要上戰場,而是要在戰時能有效發揮自己的能力,唯有整個社會做好萬全的準備,才能鞏固民心士氣。
使用戶外急救器材,現場示範傷患救助技巧。
野外救援技術中心教官Alex:「假如手臂出血,那我們將止血帶打開,然後迅速的放到手臂上,儘量的拉到最緊之後,然後將這個絞棒絞緊之後黏貼起來。」
野外救援技術中心教官Alex:「還有很多的老弱婦孺跟平民百姓,他是不參加武裝動員部隊的,那這時候我們希望讓他們,具備充足的知識,做好更完整的準備,從而可以讓我們的國家,減少民事管制人道救援的心力,把所有的有生力量,專注在對敵抗戰的工作上面。」
從緊急避難包裝備清單,到選擇避難地點避難路線,以及簡易通訊器材整備,面對威脅就算不上戰場,至少能夠自保不成為別人的負擔,現在民間相關技術與觀念逐漸萌芽,看準這波民氣可用,國防部對於後備部隊的改革,也打鐵趁熱。
記者顧上鈞:「最新的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草案,3/31就要在立法院初審,草案規定除了完成五次教召的人,可以得到獎金之外,到國軍醫院看診也都掛號免費,而到國軍英雄館或是國軍福利站購物,也都有相關的優惠,希望借此提高教召的意願與士氣。」
根據Yahoo民調統計,認為徵兵應改為2年者,高達47.8%1年也有27.3%,而是否支持男女不分性別,接受軍事與後備救護訓練,同意者總計67.5%,不同意僅僅23.5%,或許這場烏俄戰爭,正是促進台灣國防改革,最好的契機。
國防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:「有的人認為說不太可能會發生戰爭,但是烏克蘭的例子告訴我們說,的確有可能發生戰爭,那這種情勢之下大家就會去思考,如果發生戰爭怎麼辦,憑我個人之力我可以做些什麼,有這樣的想法,其實就會利於我們動員制度,因為動員制度不是每個人都拿一支槍,然後上戰場,而是你有甚麼樣的能力跟資源,國家透過什麼樣的制度來加以整合,來提升我們國家的防衛能力。」
戰爭的層面,不僅僅侷限於有形的硬體戰力,無形的精神戰力與民心士氣,幾乎不需要成本,但往往才是決勝的關鍵,這次烏俄戰爭,大篇幅的心理戰與宣傳戰,就是典型案例。
烏克蘭釋出烏俄空軍纏鬥畫面,打造出一位戰爭英雄基甫戰鬼,並大力宣傳其赫赫戰功,然而事實上,烏俄兩國空軍戰力明顯懸殊,單靠基甫戰鬼一己之力,畢竟無法扭轉戰局,遑論這位人物是否真實存在都是個謎。
前政戰局副局長趙永生:「基甫之鬼,本身已經團結了烏克蘭人的士氣,對於烏克蘭人來說,也是他的一個精神象徵,所以我認為從心理的層面來講,其實基甫之鬼,本身就已經達到了他的效果,各位你看澤倫斯基不斷的在,世界各國的重要的場合跟議會,對他們宣揚烏克蘭的價值,烏克蘭今天為什麼要對抗俄羅斯,我覺得這個就是一個溝通,而且是在戰略層面上的溝通,所以未來我覺得台海兩岸,尤其是我們,更要注重這方面的議題。」
有時候戰場的真假並不重要,畢竟歷史是由贏家書寫,誰能撐到最後誰才有說話的權利,凝聚民心士氣並團結有生戰力,過去在國軍不受重視的政戰宣傳,或許比想像之中更加重要。
◤日本旅遊必買清單◢